第三百四十二章番外十三(平安篇)(1 / 2)

事情發生在七年前,西戎大軍突襲蓮山城,大將軍安護誓死守城,最後以身殉國,後來西戎人屠戮了大部分不肯受降的將士,其中就包括安護的一家老小。

除了遠在京都的安明,因為身份過於保密而不被眾人知曉。

沈餘著重講述了安護的忠勇,和安家的慘烈遭遇,對安明卻寥寥幾句帶過,“將這幅畫像交給我的人,還提到了一件往事,你若是不信,可以去查,當年西戎人好用離間之法從內部攻破蓮山城,安護寧死不肯投降,便設計綁架了他的女兒要挾……”

他望著阿平,將畫卷遞了過去,“而安家女兒怕自己連累父親,主動襲擊了綁匪,在奔逃的過程中跌落了山崖。”

這也是為什麼安明一直在找尋妹妹的原因。

阿平是不信的。

她展開了畫卷……畫中人,是個俊俏非常的少年郎,和她想象的富家子弟一樣,意氣風華,眉目間是傲視世俗的鋒芒朝氣……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副畫像就能傾倒少女心無數。

“畫的主人現在何處?”她問。

“在大周的京都,他一直在京都監司任職。”沈餘毫不遲疑的回道。

他話音一落,阿平的眼淚就不受控製的落下去了。

大顆大顆的眼淚滴落在畫卷上,那簡直如明珠般璀璨耀眼的少年郎……已經不在了,沈餘和安明都不知道她受命前來烽都前,就已經知道馮友這個大周設立在烽都的暗部首領的真實身份,後來因為馮友受盡折磨也不肯叛變,她便在訊審後給對方下了自創的蠱毒。

如果沈餘告訴她,馮友就是安明,阿平還會去懷疑他,可偏偏沒有。

安明臨死前托付沈餘,千萬不能泄露他的身份,求他幫忙遮掩,並且給她一個活著的‘安明’。

“你……”沈餘難得遲疑了,他拿不定眼前人是為自己的身世痛哭,還是單純的難以接受自己竟然是大周人,“你要想見你哥哥,我可以幫你,但可能需要你去大周京都見他。”

他企圖用親情打動她,鼓舞她,可他越是提那遠在京都的‘安明’,那盼著與她重逢的‘哥哥’,她就越心如刀割。

阿平淚眼朦朧的收起了畫卷,在沈餘詫異而捉摸不定的目光下,踉蹌的出了大廳,一路失魂落魄的出府。

她哥哥,安明……

那樣一個人為了找她,蟄伏西戎數年,終日見不得光,最後找到了她,也死於她親手所研製的蠱毒。

這一年夏天結束的時候,西戎王召集了所有兵力向大周討伐,意圖收複失地,而大周以西戎反複無情,破壞盟約,殘害大周燕王為名,舉兵聲討,拉開戰爭序幕。

可兩軍對壘,卻沒有打起來,隻因大周和北荻合盟成功後,投在北境的大股兵力集調到西線戰場,形成傾軋之勢。

西戎不開戰,大周也沒先動手,兩軍僵持,耗的是糧草,兵強馬壯的大周能扛得住,但是西戎耗不起。

尤其這個時候傳來西戎王乃是女子的傳聞,她是為了個人情感,一定要強娶大周燕王,導致兩國兵戎相見,這使得西戎前線二十萬戰士軍心不穩,這仗還未開戰,輸局已定。

後來再爆出西戎聖主就是西戎王這個消息時,悠悠之口更是堵不住,西戎朝局崩塌,在沈餘的推導之下,西戎王退位讓賢,新上任的西戎王是個五歲稚童。

西戎撤兵,向大周再投國書議和,願意處置前任西戎王換取大周退兵。

正所謂窮途末路之人不可威逼,大周接受了西戎的求和國書。

幹戈化解的第二年,蓮山城。

城內多巷道,兩側高牆,行走間無端的壓抑,但是穿過窄巷,眼前豁然開朗,屋宇樓閣錯落,廊腰縵回。

濮陽予安步履從容的隨著引路的侍從進入府邸。

蓮山城現任父母官陸縣丞正立在廊下等待,聽見腳步聲,轉過身來,見到距離自己還有兩丈遠的玄衣少年郎,目露驚豔,旋即喜不自勝,行禮:“見過燕王殿下。”

“不必多禮。”濮陽予安徑直往裏頭去,他雖然端的悠然從容,實則舟馬勞頓有些累了。

陸縣丞十分上道,立馬吩咐人去給他準備梳洗之物,又招呼他先用晚膳,全是當地菜色,葷素搭配……可他非常熱情,濮陽予安神情索然,興致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