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無常(1 / 3)

茅廬庭院之中,祭拜“路神”後。素衣女子一邊幫幼童整理衣襟!又撫了撫被幼童摟在懷中的青風!慈愛地叮囑道:“遊學乃是君子行,切不可玩鬧!”

弟子入門之後擇時而遊!這是太清界域各道統的共識了!不知民間苦,何來濟世心?太清界域,各道統都將自身傳承看待極為之重!恐門徒入門後陷身安逸而失了初心。遂門徒入門後,幾乎一半的時間都是外出遊曆!

夫子則是在一旁一臉笑意端詳著不器。換上淡青儒衫鶴氅的不器,頭別玉簪,腰別青鳥玉佩。遠遠望去,不似士人儒生,倒似翩翩貴公子!質清貴,渾然天成謫仙人!其眉間。。。

而後夫子伸手往不器眉間一揮,七星紋便消失不見。便又輕輕拍了拍不器肩膀,回過身來對素衣女子笑語道:“頌恩啊,可還有需要交待的?此次遊學非長遊,中元前夕便回。你也勿要掛念,放心,有義父在,無妨的!”

素裙女子點點頭,將不器摟在懷中,又為不器理了理衣裳,“娘等你回來”!

不器抬手看了看娘親,點了點頭,眼眶通紅,用力癟著嘴盡量不讓自己哭出聲來!又撇過頭去嗚咽帶著隱約的哭腔回道:“知道啦”!仰躺在不器懷中的青風似乎受了情緒的感染,也朝著嵎夷頌恩低聲呦呦兩聲。

嵎夷頌恩則將裝滿金色礦石的鐲子交給夫子!青風這才安心了許多。青風又抬起小爪子朝不器揮了揮,示意不器要親親,沒有什麼是親親解決不了的。見不器沒理她,心情便更加低落了,一翻身,趴在不器懷裏,生氣,傷心,難過,委屈極了!

此時一旁的夫子心道,好好的遊學,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個是牙行人販子呢。於是便牽著不器,回首朝嵎夷頌恩點了點頭。走入空間漣漪中。

偌大的庭院中,萬籟俱靜,隻留下孤零零的素衣女子!

千裏外的岩間清泉旁,一老一少坐在泉邊看著大口吸著清泉水的青風,都不禁感歎道,好家夥,能吃能喝好養活。不器抹了抹眼眶濕糊的淚痕,向夫子要了一顆金色礦石喂給吸光了半汪清泉的青風。委屈兮兮地看向夫子心道:先生真是呆木瓜,這麼久了,青風都吃了這麼多了!

夫子不知不器心中所想,隻見他一臉委屈,隻好溫聲問道:“不器可是餓了”?

低頭喂食的不器微微點點頭。

夫子嗬嗬一笑,挽起袖子。轉身步入林間,不一會隻見夫子捧著一捆樹枝,頭上還胡亂插著幾根細小的枯枝,而後在泉邊,用樹枝互相支起!又見夫子變戲法一樣取出一堆食材!

不器和青風看的眼冒金星,哇,有吃噠!忙走過去近距離察看,見食材多不勝數,青風和不器掛了一嘴口水。

夫子在一旁樂嗬嗬地。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便問道:“你們想吃什麼,我給你們做”夫子怕他們不認識食材,便耐心地一一指認!

不器一臉狐疑地問道:“可是儒書上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夫子一邊清洗食材,一邊耐心講解道:“不器啊,可是書上也說食色性也啊。”

“讀書不可盡信書,讀書應該有自己的觀點才對。

君子守仁義不忍殺生固然無錯,可若君子自己為守仁義不忍殺生而不入庖廚。而讓他人入庖廚殺生以果自己之腹,便是使他人成不了君子!這便是君子了嘛。非也,這便還是失了仁義,也稱不上君子啦。

是以,讀書讀的是內涵真意,而非執著於字麵意思!

而“君之遠庖廚也”其實是聖人借此喻之君子仁義,應保全惻隱之心。而不是對君子的要求!“君子遠庖廚”往往被認為是非常虛偽的表現,明明吃著馬、牛、羊、雞、狗、豬這六畜的肉,卻不願意看到宰殺六畜的場景。可是,這是真善也好,偽善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本身具有這種心理,便是“惻隱之心”。

人對身邊的事物表現出更多的同情心,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是人性的體現,對他人的關心都是從身邊開始的,不應該否定它。如果將這種由情緒主導的惻隱之心真理的本性化,就能達到仁的境界!

不器若有所思,不由說道:“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夫子欣慰點點頭,將抹好油的雞肉放在火上烤製,一麵繼續問道:“不器可知世界?”

不器搖搖頭!

夫子接著道:“人道佛教語,猶言宇宙。世指時間,界指空間。“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夫子搖了搖頭遂而又轉過頭問不器:“是不是聽起來很複雜”?接著又語道:“其實要我來說就兩個字就可以概括了”!

“無常”!

繼而又見感慨道:“佛道金剛經三句講的好啊,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不器頓時來了興趣,便問道:“先生,為何三句話如此矛盾”?

夫子聞言:“哦?說說看”?

不器思慮道:“如來說世界,是承認了“世界”,接著說即非世界,這又否定了世界,再又說是名世界,這豈不是又否定了如來?哪到底是世界還是非世界呢?”

夫子回道:“如來說世界,意思是如來說有一個世界。緣起是真,性空為假。然後說即非世界,意思是你否認實體世界,否認世界是一個永恒的實體,即性空,過去不存在,未來也將不存在。接著則是說我們承認性空,也要承認緣起,即每一個物體存在,都是無數機緣巧合聚合而成!

這樣說你可能不懂。我換一種方式跟你再解釋一遍,也就是說第一句話如來說“世界”,然後馬上否定它作為實體的存在,於是第二句話便說“即非世界”,你把世界作為實體否定掉,但你不能把世界本身否定掉,因為這個世界不是由實體組成的,它是由緣起性空組成的!

不器問道:“先生,什麼叫緣起性空啊”?

夫子笑道:“不急不急,等我講完緣起性空,你便明白金剛經三句義是什麼意思了!”

說罷,夫子拿起烤好的雞。抹上調料。用刀子割了一小塊給青風,一小塊給不器。一人一獸吃掉以後大呼好吃還要。而夫子心裏則比他們還要高興,作為一個廚師來說,所做美食能得到食客稱讚,那便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了!於是夫子又割了兩大塊給他們。

接著夫子問道:“不器啊,你說你們吃掉的這隻雞,它有沒有自身的實體存在呢”?

呦呦,呦呦。青風雙手揮了揮爪子搶答,呦呦呦呦呦呦。

夫子聞言含笑點點頭“不錯不錯,青風回答的已經很接近了”!

這下輪到一旁的不器懵了,這也行?

試問道:“先生?你能聽懂青風說話”?

夫子笑語點點頭:“自然”

“呀,先生快說青風說了啥”?

而青風貌似知道不器在說她,於是停下啃雞肉,仰起頭閉上眼睛撅起嘴巴,意思是別問,問就是親親來感受!

不器見她吃的一嘴油,嘴邊還掛了雞肉絲,不禁打了個冷顫,嘴角一抽!這哪下得去嘴?

隻聽夫子說道:“青風說,吃都吃掉了,沒有雞了,有的話可以再烤一隻,它還可以吃。不器,你說呢”!

不器答道:“先生之前說過三句義,世界沒有實體存在。那這隻雞自然也沒有實體存在”!

夫子頷首接著道:“是的,按佛家的觀點來說,這隻雞“自性本空”,那沒有自己本性,它是怎麼來的呢?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即各種因緣聚合而成,才有了這隻雞,是什麼意思了,比如說,這隻雞,你們吃下的這隻雞,本來沒有它,沒有這隻雞。它的父母結合才有了蛋,蛋內的各種物質,加上外部的溫度能量加持,於是孕育出了它。如果沒有外部熱量加持孵化它。能有它嘛?不能,因為這是構成孵化的必要因素。於是孵化它的熱量便成為這隻雞之所以為雞的一部分構成因素。待到雞蛋孵化出雛雞。雛雞長大要進食!於是被它吃進去的小蟲或者糧食、水等便成為了雞的一部分!它父母的結合、孵化它的熱量、它吃的蟲子、糧食、水,正因為這些因素的聚合緣起,才有了你們現在吃的這隻雞!而你們現在又將它吃了,在你們身體內轉化成身體的一部分,而已經轉化成你們身體的那一部分,你們能說那是雞嘛?顯然不能。

即由各種條件因素聚合而起來,變成了這個事物,然而這些條件因素會聚合也會離散與其他的因素條件再聚合成其他事物!雞是“空”的,因為它是諸多因緣和合而成,它沒有本性,也稱自性,這便是緣起性空!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緣會則生,緣離則滅”!

萬事萬物無不如此。那你在去想想金剛經三句義“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是不是豁然開朗啦!

“所以為什麼我說什麼是世界,無常是世界,因為無常不變”!

“這一課便是為師給你準備的啟蒙課”

“講這些隻是想告訴你———道本無常”

不器已是驚呆了。高深莫測的大道,先生用簡單的語言,心中牢牢記下!

先生傳道,弟子施禮!不器起身作揖道:“先生教誨,弟子銘記於心”!青風有樣學樣!

夫子微笑頷首,不妄老夫施法靈渡啊!

便又聽不器問道:先生,為何先生講佛家,不講儒家”?

夫子聞言一愣,也沒想道夫子會問這個。哈哈哈大笑三聲道:“因為儒家講的修養、複性工夫,明明德,萬物皆備於我。儒家聖人講道不遠人!

待收拾好,已是未時,於是二人一獸晃悠悠地朝著山頂走去!不器和青風很是安心。畢竟吃食夠多!想來這一趟出門是餓不著的!正所謂酒足飯飽思。。。而青風呢,青風又不安分了,不器快一天都沒和她親親了,很憂傷呢!在不器懷中滾來滾去。

不器呢,不器見青風無精打采的樣子,於是便抱起青風吧唧一口。青風隻覺突然像被雷電擊中一般,隨即高興的呦呦呦呦個不停,嘿嘿,好懂我!

不器嘴角勾起,滿臉微笑。隻是聽不懂青風在說啥,然後仰頭看向一旁的先生。夫子自是明白弟子的意思,饒是他這般境界,也是臉上溢出一抹紅,隻能無奈道:“它說親親,一直親親才好”。

瞥了一樣不器懷中的青風,隨即忙又勸慰弟子道:“我雖然可以教你怎麼跟她溝通,但是為了你好,我還是覺得你現在不學的好”!說罷幹咳兩句別過臉去!

夫子自是不敢隨便教,因為這小獸一路上都在念叨“親親”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還是犯了什麼毛病。難道是虛空神獸本性如此?

無奈不器還是一直求先生教他。於是夫子便教他靈宮傳識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