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江湖三大世家 說武林諸派豪俠(1 / 3)

詩曰:

西方千餘騎,白馬居其首。

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

超然台上看,青城天下幽。

一醉世事恍,飄然出蜀遊。

寫這首詩的,乃是洛陽城西一座大莊園的主人,莊園中臨街有高閣五層,名曰長樂閣。數年來,長樂閣收集江湖故事新聞,編訂成書,每年發布一次,其中不乏對當今江湖豪傑的評判:諸般兵器、諸派武功、各路遊俠都有評話;每閣又有玉璧一塊,畫武林高手圖形,刻名姓於其上,閣越高,表示功夫越高。因為能讓閣主一見的人,必然得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江湖之中大多數人隻知道他的存在,未能見得廬山真麵目,多稱他為長樂閣主。能讓長樂閣主評價,留名長樂閣玉壁之上,已成為江湖中人一件莫大榮耀。

此詩所寫之人,姓鬱名乘風,屬當今江湖三大世家之一的蜀中李氏,是白馬幫現任幫主。三大江湖世家,即揚州龍氏四海鏢局、廣州鬱氏義山堂、成都李氏白馬幫。三大江湖世家由來已久,起於細微而如今已成為大唐最強盛的三個世家幫派。三家各有生意,各有高手坐鎮。雖互不往來,但也有例外:如五十年前義山堂老堂主鬱虎臣長子鬱青,入贅當時的白馬幫幫主獨生女李勝男。李勝男生二子:長子李青俠、次子李青城。李勝男早死。李青俠早年醉心武學,練就一身卓絕武藝,尤其以劍術最精,戰遍江湖,白馬幫也因此聲名愈盛。李青俠十六歲擔任幫主,三十五歲走馬天竺,路過南詔時,結識當地豪族王氏之女王舜英,娶為妻,生一子。因鬱青有三代歸宗之意,李青俠便將兒子改回鬱姓。李青城則好讀書,長大後管理家族生意,結婚得早,生四子:李傳柴、李傳米、李傳油、李傳鹽。四子中,唯獨小子李傳鹽年紀小於鬱乘風,故乘風有三位堂哥,一位堂弟。李青俠常年在外外走馬,乘風五歲習武,天資過人,十六歲時武藝已超過當年同年紀的李青俠。

鬱乘風十七歲時,李青俠將幫主之位傳給了兒子,自己則雲遊四海,快意江湖。鬱乘風接過鎮幫寶劍‘鹿盧’,即幫主之位,兩年之後,在西南、西北一帶漸漸建立起聲名。

白馬幫幫眾近千人,多是蜀中青壯,有八成的幫眾常年跟隨幫主南北走馬,與西域諸國、西南諸國貿易;二成常留成都,打點店鋪生意。李青山與四個兒子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李氏也因此富甲一方。白馬幫有十二馬隊,每隊五十人,騾馬二百餘匹。自鬱乘風之下,每隊設一馬隊隊長,幫助幫主在途中管理馬隊。又有總管一人,管理十二隊長。十二馬隊長,都是精挑細選的功夫好手。

揚州龍氏四海鏢局,掌門人龍彪,手下高手甚多,在江湖三大世家中位居首位。龍彪本人武功更是深不可測,就連李青俠也曾表示,惹怒龍彪,天王老子也救不了。四海鏢局常年為江淮各大家族走鏢,號稱‘鏢無一失’。龍彪有五子:龍鍾、龍銀、龍鏡、龍銳、龍鎧,號為‘五子神龍’,又設五堂:金龍堂、木龍堂、水龍堂、火龍堂、土龍堂,五子各掌一堂。龍彪中年又得一女,取名龍巧珠,年方二八,生的嬌巧玲瓏,貌美可愛,揚州富家子弟們可是爭破了頭,想要娶為妻。江湖之中,大半的青年才俊聽說之後也紛紛趕往揚州想要一睹芳容,順便有可能的話……

廣州義山堂,現任堂主鬱堅,為人豪放,慷慨仗義,弟子也多豪俠之風。義山堂向來低調行事,悶聲發大財,大小船隻千餘艘,做的是海外生意。每每尋得奇珍異寶,鬱堅都擺放在廳中,或有來訪朋友看中,即拱手相送,因此義山堂在江湖中多為人稱讚,人緣好得不行。而鬱堅又是鬱青的親兄弟,白馬幫與義山堂,因鬱青入贅而結為親戚世家。

除去長樂閣玉璧畫圖留名,江湖之中,另有一大盛事。

李超然,青城人氏,修道青城山,武功卓絕。隋末唐初仗劍出蜀,雲遊四海,行俠仗義,可以說冠絕武林,時人莫能當。其為人寬厚,晚年歸蜀,常於重陽節邀請江湖各路豪傑登青城山,一為登高論武,二則為各門派調解紛爭。後來就被推舉為大唐開國以來第一位武林盟主,鐵骨錚錚的一代豪俠。其後重陽節,每隔三年,各大門派、諸路豪傑都會齊聚青城,登高論武,爭奪第一。時至今日,‘青城重陽會’已成為當今武林第一大盛事。

李超然為李氏家族祖先,後來每到‘青城重陽會’,李氏都要豪擲千金,盡地主之誼。自鬱乘風接任幫主兩年以來,盡心盡力的處理江湖關係,帶領馬幫走南闖北,不敢有絲毫懈怠。

七月流火,暑氣漸退。鬱乘風在沙州與西域商人交易完畢,隨即帶著貨物趕回成都。道走陰平,浩浩蕩蕩,當先一騎,是白馬青衫美少年,幫主鬱乘風。那白馬無一絲雜毛,金絡腦,步履穩健,鬱乘風也不握韁繩,任白馬自行,腰間左佩一把古劍,劍鞘黑不溜秋,如腐爛的老樹根。身後一騎,卻是烏黑發亮的駿馬,馬上一中年男子,兩鬢斑白,眉頭些許皺紋,但紅光滿麵,馬鞍上係兩個酒葫蘆,腰間佩一把長刀,正是總管莫有德。身後又是一大隊騾馬,載滿貨物,數十人跟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