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電視裏看過一些中國的禮儀小姐用牙齒咬著一根橫置的筷子,努力練習“微笑”的畫麵。要是日本的電視台播放了這些畫麵,估計一億多日本人全部都會笑趴下吧。人,難道必須要通過這樣的麵部練習才能展現笑容嗎?對於我們來說,置身於服務業中的人“笑迎賓客”是非常自然的表現。這就像是在走路的時候,邁出了左腳之後一定要邁右腳一樣,不需要任何的猶豫。可是,為什麼中國人要這麼煞費苦心地“練習微笑”呢?”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日本人來到中國首都北京時看到的第一張“中國臉”,而我卻習慣於把它稱作“巨大的中國鍋”。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是因為每當我走下飛機,眼前就立即呈現出了一個白色的巨型空間,讓我感覺好像走進了一口巨大的中國炒菜鍋。
在這口“大鍋”裏,數以萬計的人像是被水煮開的豆粒一樣向四麵八方移動。據統計,2012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總客流量已經達到了9300萬人,這個頗具大國之風的數字使其無愧於“世界最大機場”的稱號。不僅如此,這口“大鍋”裏還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黃土地的氣息,於是,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頓然覺醒——
“啊!從今以後我也成為這泱泱中華大國中的一分子了。”
沿著機場內的通道緩緩移動,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入境檢查處”——就像是“豆粒”被廚師從鍋裏撈起來試味一樣,在我看來,那就是鬼門關。
首先,我們會“遭遇”日本人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如同長龍一樣的隊伍。我最長曾經等待過50分鍾。
“煮了這麼長的時間,無論多麼新鮮的豆粒也都應該煮爛了吧?!”排隊等待的時候實在沒事可做,我隻好一邊在心裏默默地抱怨著,一邊向前張望。前方的入境檢查處和我之間隻隔了大概十位旅客,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裏的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於是我索性開始觀察起來。
“這些大廚的身手也太慢了吧!”
工作人員緩慢的動作,讓我感覺自己正在看“慢進”的錄像。
對比起來,日本成田機場或者羽田機場入境檢查處工作人員的身手才真的像是在廚房裏忙活的中餐名廚——迅速將護照翻到印有旅客照片的那一頁,過機掃描驗證,在空白處蓋上入境日期,然後將護照遞還給旅客——整個過程僅僅持續10秒左右,而且在最後“遞還護照”的環節中,工作人員一定會將護照的正麵對著旅客,同時麵帶微笑。10秒的時間意味著工作人員每分鍾可以完成5至6位旅客的入境檢查,所以,即使前麵還排著20多位旅客,也最多隻需要等候3至4分鍾的時間。
看到入境檢查處工作人員如此敏捷的身手,剛剛來到日本的外國人無不感歎:“日本人的服務做得真棒!”
當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果您有機會來日本旅行的話,請務必親身感受一下。
與日本的機場相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等候的隊伍像一條長蛇一樣緩緩前進,沒有人知道自己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
過了很久,終於輪到我了。可是,接過護照之後,工作人員竟像是在甄別罪犯一樣,上上下下打量了我半天,然後反複地對比護照上的照片。一絲反感在我的心裏掠過——為什麼不能給我一個陽光般的表情呢?
一提起“陽光般的表情”,我就不禁想起了北京奧運會上的禮儀小姐和京滬高鐵上的“高姐”。在此之前,我曾在電視裏看過一些她們用牙齒咬著一根橫置的筷子,努力練習“微笑”的畫麵。要是日本的電視台播放了這些滑稽的畫麵,估計一億多日本人全部都會笑趴下吧。
難道必須要通過這樣的麵部練習才能展現笑容嗎?對於我們日本人來說,從事服務業的人“笑迎賓客”是非常自然的表現。這就像是在走路的時候,邁出了左腳之後一定會邁右腳一樣,不需要任何的猶豫。可是,為什麼中國人要這麼煞費苦心地“練習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