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寫江湖離不開酒,離不開劍,更少不了美人,或許這點乃是模仿古龍先生,先生的江湖離不開酒色劍,我的也是。先生的想法奇詭,他的江湖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他們不似金庸先生筆下的人物,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包袱,他們更多的事回歸了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大多性格偏激,亦正亦邪,可是正是因為如此更顯得真實,這才是先生。
不是沒有家國,但是更多的是思索人本身的意義,人之一世,能夠真正活得明白的人不多,能夠找到自己更是少。
李寧然的一生其實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成長其實不一定很華麗,相反其實生活之中的我們都很平凡,但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大俠,他不一定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他一定向往著自由,喜歡烈酒,喜歡長劍寶刀,烈馬大道,他們是天涯的浪子,但是有一天他們會找到自己的家,把握劍的手轉而握一手溫柔。
其實他們表麵上很冰冷,內心卻是狂熱,他們越是浪蕩不羈,其實心中越是熱愛生活,他們渴望愛與被愛。
這樣的江湖或許少了幾分熱血,但是多了幾分真實,愛與被愛是一種能力,喜歡一個人,愛而不得本是常態,我們都喜歡好的結局,畢竟遺憾通常讓人心生落寞。可是正是不完美才讓我們更完美,我們正是在接受這種失落之中慢慢成長,慢慢長大,學會生活。
江湖也是一樣,眾人皆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大多時候我們都是身處江湖卻想逃離,不在江湖卻大打破頭的往裏麵擠。
先生對於我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這讓我對於人物的性格更加偏重於亦正亦邪。這世間沒有絕對的正義。孤獨會是生命最根本的色調,他讓人難過,卻也讓人清醒。
怎麼說呢,對於武俠,或者說是傳統武俠其實作者了解不多。作者和武俠結緣源於古龍先生,所以所寫風格也模仿頗多,但是也確實沒有古龍先生筆下江湖那般動人心魄,也沒有那般詩一般的對話。這些是我一直以來向往的,也是始終難得真味。
古龍先生筆下江湖與傳統武俠的筆鋒,以及他對於俠的想法在我個人看來有著挺大的不同。他所寫的人物,比如傅紅雪、燕十三,再比如李尋歡、沈浪,陸小鳳、西門吹雪。他們或許性格怪異,或許完美,但是他們身上都透露出人性的某一層麵,他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很真實。
他筆下的人或許大多都很怪,與傳統意義上的大俠不同,但是正如古龍先生說的,他們都很可愛。
我呢寫很大層麵出於愛好,所以對於一些故事設定比較欠缺,所以或許會有不少欠邏輯的地方,若是有,若是有讀者,還望諒解。
再談談《何故》,這本書呢或許寫得不好,我也對於這種題材缺乏認識,因此,筆下的人物與江湖確實缺少一些真實感,可能與我閱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