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角(中篇)
齊夫
1
要不要放棄呢?範仁安犯難了。
今早一上班,街道幹部人事辦王主任找到他,下個月區委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又要開班了,給他的社區服務辦一個推薦名額,讓他抓緊在今天下班前把推薦人選告訴她,以便街道黨工委綜合評估後確定最終人選。
隨著“從嚴治黨”要求的不斷落實,入黨的門檻越來越高,而能否參加黨校培訓成了第一道關。老範的科室裏有兩個積極分子。萬小莉入黨報告打了有三年多了,他一直找理由不讓她去培訓,給出的理由當然是手頭活多,人走不開。其實,老範內心裏覺得這個小姑娘太有心機,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沒有什麼原則。就說前兩天吧,小姑娘剛私下裏跟他抱怨,街道分管副主任讓她去聯係一位歌唱家來社區參加文藝義演活動,這不明擺著讓她去碰釘子嗎。可當分管副主任來問她那件事有什麼困難嗎,她又立馬換了張臉,說這樣的好事,藝術家還求之不得呢。其實她把這個任務轉派給了這位藝術家所在的居委會了。年紀輕輕,就這麼老於世故,那怎麼行。當然,這話不能跟任何人說,包括對她本人。畢竟是很傷人的。他要悄悄校她路子,讓她自己慢慢省悟。這次理由就更充分了。小姑娘結婚半年,已有孕在身,身體當然也是要緊的了。
第二個就是才來機關一年不到的鄭信。應該說,老範對這個從大西北考進來的小夥子印象一直不錯。記得第一天來報到,小夥子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讓老範看得心裏很是舒坦。為了給鄭信騰個工位,他們把幾個文件櫥往辦公室門口移了移,這樣一來那扇門就隻能開到三分之二不到,進出不太順當不說,室內空氣流通也受到影響。為這事,老姑娘肖娟芳就噘起了嘴。新人進來,其他人都笑臉相迎,唯獨她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煞風景得很。
小夥子坐進自己工位後,快速打量了一下周遭,就站起來提出,能否讓自己的辦公桌橫過來貼住窗沿,自己背朝大門,這樣櫥櫃就可往裏移動五十公分左右,門就可以開足。隻不過,如若有人要到最靠近他座位的那個櫥取資料的話,就需要他借過一下。沒什麼,我正好可以直直腰。他滿不在乎地說。
還有讓老範感動的是,街道調整各居委聯絡員的時候,沒人願意接替剛退休的老孫頭,去擔任姚家角居委聯絡員。姚家角最近不是很太平。表麵上風平浪靜的,其實暗流湧動。老孫頭也是老範科室的,按不成文的慣例,應該還是由同科室的人來接替。小夥子就提出他來。街道朱書記就說,小鄭初來乍到,還是換個熟手吧。不料,小夥子迭聲說,讓我試試吧。既然你接手了,那我們就一視同仁了。工作做不好,一樣要剋的哦!朱書記笑著說。小夥子默默地點了點頭。會後,老範有點怪他太過衝動,最好讓組織派給他,他再提些條件,這樣以後萬一有個什麼閃失,還多少有點退路。小夥子笑了笑,反正我單身一人,有精力。
你別說,小夥子不僅科室的工作很快就上了手,特別是他的文字功力還十分了得,姚家角聯絡員一職也幹得有聲有色。姚家角是個典型的“三合一”,有好幾棟民國時期的老洋房,也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造的公房,還有一片棚戶區。那裏有不少小夥子因為家境和自身等原因娶了外來妹當媳婦。文化、習俗的差異,這些外來媳婦中有不少人過得並不順心,蠻可憐的。鄭信就和居委會一起幫她們組建了一個“候鳥俱樂部”,定期開展活動,介紹申江市的風土人情,幫助協調她們的家務事,對那些過分了的公婆和丈夫,俱樂部還為她們維權。小夥子還把俱樂部的事寫成文章,居然登上了市委機關報《申江日報》的頭版哩。居委會的那幫老阿姨老爺叔們一個個終於挺直了腰板。今年年中居委書記聶阿姨退休,本科畢業的琳琳來接班。開始大家都擔心,沒想到居委整體戰鬥力早就上去了,居民中也有了一定基礎,再說琳琳在居委副主任崗位上也已經打磨過兩年多了,交接班相當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