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打擊此次孫權的進攻,並沒有什麼懸念,因為司馬懿多年的軍力部署和在魏**中的威信,使他的軍隊非常強大,出戰後即殲滅吳軍上萬人,之後吳國大將軍諸葛瑾去世,東吳退軍。司馬懿得勝後又增食邑兩縣,前後共四縣,食邑萬戶,司馬師、司馬昭等九個兒子以及其他子弟共十一人被封為列侯(那時不搞計劃生育,司馬家人丁興旺,不成功都難)。不久,司馬懿提拔鄧艾為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太守,把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提升為高級將領。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爽真如司馬懿預料的那樣,**不斷膨脹,不再與司馬懿商議國家大事,還開始著手削弱司馬懿的力量,找借口免去了司馬懿的鐵哥們蔣濟的領軍將軍一職,改任太尉,由弟弟曹羲擔任此職。其時領軍將軍執掌禁衛軍大權,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警衛局局長,京城最有兵權的人。為把京師重地變成自己的兵營,曹爽讓曹氏宗族中親近自己的兄弟以及親戚中能帶兵的人擔任京城各營的要職,整個京城針插水潑不進。

在任用文官方麵,曹爽也毫不手軟,進一步壓縮司馬懿的權力空間,任用自己的親信擔任朝中要職,如任丁謐、何晏、鄧颺為尚書,且由何晏負責選拔官員;任用李勝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控製京城內外權柄;同時令尚書奏事時先向自己彙報,由自己權衡輕重後再“抄送”司馬懿,其後漸漸連“抄送”都不做了,完全一手遮天獨攬大權。

在此期間,曹爽為“建功立業”開始征討蜀國,但都徒勞無功;對付吳國的進攻也沒有很好的效果,損失百姓數以萬計。曹爽對外征戰不利,開始對內專政,隻要不是曹爽一黨的官員都受到排擠。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在軍中投書父親,說文官武將們都希望他出來主政,不能眼看著曹爽把國家搞亂了。司馬懿沒有理會。隨著曹爽集團日益猖獗,甚至把後宮中的女人都找來******,其飲食、車馬和衣服都與皇帝的待遇差不多。不少文武都來找司馬懿“主持公道”,司馬懿一概不見。最後為省去麻煩,他幹脆上表稱病,不再上班辦公了。

這是司馬懿第二次裝病。第一次是不想為曹操所用,那時他還隻是一介書生;如今的司馬懿,經過四十餘年的運作,魏國上下遍布他的親信,隻要他一聲令下,效死之士就會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他裝病,是為了麻痹曹爽,恰似一條裝死的毒蛇,以求一擊得手,盡誅曹爽集團。

曹爽及其手下當然懷疑司馬懿這老頭兒是否真的病了。公元248年冬,曹爽親信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曹爽讓李勝臨行前假借辭別為名,到司馬懿的府上探個究竟。司馬懿聽說李勝來了,把頭發弄亂,讓兩個保姆扶著自己,顫巍巍地從內堂出來,眼神呆滯地看著李勝。李勝連忙拜見,說:太傅大人,下官就要去荊州任職,特來辭行。司馬懿聽了沒作聲,張開嘴巴,喉頭有咕咕之聲。

保姆按先前導演好的步驟,端了粥來喂他,但司馬懿吃得流湯滴水,把衣襟打濕了一大片。李勝歎道:聽大臣們說太傅大人舊風複發,沒想到這麼嚴重。隨即又把去荊州上任的事重複了一遍。這回司馬懿似乎聽明白了,啞著嗓子說:並州靠近胡人,你當好自為之,我年老病重,恐怕不能相見了。李勝說:下官是去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說:你到並州邊關後,要注意胡人的動向,隨時向大將軍彙報。李勝再解釋說是荊州。司馬懿就當沒聽見,接著說:並州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我老邁將死,請你念在過去共事的份上,照料犬子司馬師、司馬昭等,我雖在九泉亦無憾!說罷,眼淚鼻涕一起流了下來。李勝見司馬懿勾腰駝背,眼花耳聾,哪有當年縱橫天下的風采?不禁黯然。辭別回來後,就把探得的情況一十向主子曹爽作了彙報。曹爽聽罷,冷笑道:老賊畢竟是七十歲的人了,哪裏還有當年之勇?若不是重病,我定讓他好看!於是不再提防司馬懿。

司馬懿探得曹爽不再防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與太尉蔣濟、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等秘密謀劃,調遣軍隊,隻等時機到來時閃電出手。公元249年正月,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為魏明帝曹叡掃墓,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等曹爽一黨都率軍隨行。司馬懿見時機已到,一邊傳令部署兵力,一邊上奏太後曹爽種種逆行。太後先前被曹爽欺侮打入冷宮,對曹爽恨之入骨,加上司馬懿的“請旨”也不能拒絕,就命司馬懿清除亂黨。司馬懿“得令”,馬上命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控製了洛陽城。隨後,司馬懿和蔣濟引軍前去“救駕”。曹爽的親信多數都在洛陽城,已被控製,雖然大司農桓範逃出城去出主意,但天下的兵馬多數都聽司馬懿的,曹爽自知大勢已去,隻得繳械。司馬懿這次痛下殺手,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範等,滅三族,其血腥清理手段令人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