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在山海間(1 / 3)

中國黃河流域附近,一座不算大但也頗具規模的山林間,坐著一老一少。老人是一位看上去六十歲左右的老爺子,白發與黑發參半,皺紋不多,臉上掛著淺淡而舒緩的笑意,顯的和藹而硬朗。年輕的是位女子,身材不算出挑,獨獨生著一幅立於花海間而不減風情的容顏,神情中帶點無奈,也帶點喜悅,有著一股十分獨特的書卷氣。

兩人旁邊是支起的兩頂帳篷,餘燼未消的篝火,尚未收起的燒烤工具和整齊碼起的木炭。兩人看上去就像外出野營的普通父女,這當然不是事實。

原本旭日初升的天空不知何時起變的陰沉下來,大片大片的晦暗的烏雲從四麵八方聚集而來,在山林的上空彙成一片足以覆蓋整座山丘的厚重陰雲。陰雲之中不時驟然亮起一道尖銳的電光,整片天空便跟著響起巨大的轟隆聲。

這是秦濛自修行以來的初次雷劫,也是世所公認真正踏上修行路的標誌。此劫之後,結成金丹客,便是修行的同道中人,修行中人見麵作揖稽首,亦要稱上一聲道友,所以也被稱為修行路上的“叩關”。即便是明知自己父親黃河真君就在身邊護法,並且自己也對渡劫一事有不小把握,秦濛也依然有些慌亂和緊張。

山林間不知何時起,多出了兩個身穿同樣衣服的黑衣男子,兩個人就這麼突兀的憑空出現在林地上,在場的一老一少卻一點也不感到違和。兩個男人也就二十來歲,長相也算不得出眾,就是那種人海中能看到的普通麵孔,但他們所穿的衣服卻顯得奇特而古怪。剛剛入秋,天氣尚熱,兩人卻穿著下擺高出膝蓋數寸的黑色風衣和一看就是製式的黑色內襯和長褲,沒有任何多餘的圖案和顏色,隻有純粹的黑。

這兩人一出現便在黃河真君的身邊,便笑著拱手道:“恭喜真君,恭喜秦小姐。”

明顯幾人先前便已見過,各自相識。

父女便也按著禮數還禮,老人和女子也笑道:“有勞二位先生。”

兩人擺擺手,其中一人便從懷中掏出一大遝黑色符隸,隨手揚在空中,這些符隸遇風便無火自燃,眨眼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份內之事罷了。”

秦濛看著幾人的交流,卻想起了父親昨晚在篝火邊帶著感歎和懷念神情時說的話。聽說在她還小的時候,修行者們渡劫都是自己隨意找地方進行的,最多隻是邀請幾位長輩護法,頂的住,自有大道前程,頂不住,身死道消而已。根本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渡劫前必須要向監察院報備。現在監察院規定每年的渡劫者有相應的名額,沒有監察院的允許,天道甚至不會降劫,更別說渡劫結丹了。就連渡劫被批準以後,整個渡劫過程都要在監察院的監控下進行,確保沒有凡人目擊和受傷。早在父親剛剛報備渡劫一事之後,監察院就派來了這兩位聽說是人間司專辦渡劫一事的監察官,先是檢查了她的修為進境,確定天劫感應一事。然後由著她選了一處人煙稀少之地,兩人便清空了方圓數裏,確保不會有任何意外了才開始著手準備渡劫一事的相關事宜。

前後二者之差,有如天壤雲泥之別。

就在她胡思亂想的時候,天地之間,狂風驟起。原本陰雲覆蓋的天空之上,雷聲大作,仿佛有神人在天上張目擂鼓,發出一聲磅礴而震撼的轟鳴。

揮灑著無窮暴雷和電光的陰雲陡然一震,迸發出如同鋼鐵摩擦般令人牙酸的刺耳聲響。

就在山林上空,雲層驟然被扯開了一道巨大的破口,緊接著,一道熾熱的電光從中鞭撻而下,宛如天怒一般,筆直的轟在了秦濛的頭頂。

一時間,山林中充斥著空氣被電解的刺鼻味和樹木燃燒的焦臭味。

修行所受劫數,是天道冥冥中各自定數的顯化,強弱有別,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說自身資質,牽連因果,甚至心魔纏身,都對天劫定數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影響。來自監察院的兩人相視一眼,從彼此眼中都看到了意料之中的驚詫。不過是金丹劫中的第一道雷霆,就有如此威勢,自監察院執掌天劫數年以來,也算的上是難得一見的異數。這說明,這個看上去開朗而愛笑的女子,要麼與天下某些大人物有著極深的因果牽扯;要麼,就是她的資質已經到了天妒而不允的程度,但凡渡劫,必受天地間大道壓勝,但一旦渡劫成功,便是那一點無數修行中人苦苦尋之,求而不得的道種靈光。

山林間驟然響起一聲尖厲的劍鳴,然後便見著一道劍光逆著熾熱雷霆拔地而起,蔓延數十丈才緩緩消散。有鋒矢般的氣流以秦濛為中心呈圓形的迸射而出,將四周樹木刺的木屑飛濺。

那電光之下,有女子一身素白衣衫,單手持劍,身周氣機激蕩,腳下九尺之內,泥土焦黑,木葉成灰,自己卻毫發無損。

素白長袖隨風飄搖,有如雲中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