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彼得斯在題為《您認為成功是什麼?》的文章中援引CSA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在對10個國家的3000名企業家和高管進行調查後發現,他們對成功的認識大多建立在人文價值觀而非物質價值觀之上,更多的人淡化成功,而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問卷中,他們對成功的認可如下表所示:
從1~7依次為“幸福的家庭”、“真正的朋友”、“自由時光”、“符合道德原則的生活”、“創造和分配財富”、“在大公司就職”、“名氣”。國人比較看重的後三個答案的認同人數遠遠低於前麵四個答案。恰恰是前四個因素的存在,有利於舒緩壓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輕鬆美好的生活。
讀者朋友會提出疑問,這個問卷調查的對象是企業家和高管,他們在物質和社會地位上已經是成功人士,當然不會在乎財富和地位了。這種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那些經曆了職場打拚獲得物質和地位成功的人士更能詮釋成功。不管你讚成與否,對於成功,我認為千萬不要人雲亦雲,而是自己認為成功就是成功。這句話聽來有些牽強,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實現。
第一步,樹立理想並勇敢堅持。
許多現代人之所以幸福感不強,感覺不到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沒有理想。有人會反駁我:“笑話,我們會沒有理想?”是的,你別以為“用10年的時間還掉房貸”、“奮鬥5年換輛中高檔轎車”這就是理想,不,它們隻是你人生的階段性目標。真正的理想是在青少年時代就形成或者通過調整在不經意的時候樹立起來的。
筆者有一位頗有天賦的詩人朋友,大學畢業後默默地工作,堅持不懈地在詩歌道路上探索,曾榮獲“全國十大青年詩人”的稱號。朋友組建家庭、有了孩子後,不能忍受夫人對清貧生活的抱怨,於是轉而寫專欄和暢銷書,不到三四年工夫就改變了經濟窘境,但夫人對已無靈氣的他又有了意見。幾經周折,他又開始寫詩,有時會參加一些訪談和詩友會,在一座南方小城過著平淡而充實的生活。
時下有理想的人不多,有理想且能堅持的更是鳳毛麟角。在經濟至上的今天,大多數人都犧牲了理想苟且於對物質的追求,一旦走上這條道路就無法回頭,鬱鬱終生不得舒展眉頭。其實,真正的成功者是那些為理想矢誌不渝的人,他們從容淡定,充實而樂觀,每走一步就離理想近一點,就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
第二步,朝目標不懈努力。
遠大的理想由很多階段性目標來支撐,人生長河轉瞬即逝,不容你各個擊破、四處用力。隻有瞄準目標不斷努力,才能體會到實現目標的快樂。在這一步上,很多人其實都在努力,不過有的人會不由自主地調整目標或放棄目標,與成功失之交臂。
比如一個人覺得工作太累了,便製訂了第二年春節帶家人去馬爾代夫旅遊的目標,時間有了,金錢也在預算之中,但逼近年底有朋友介紹一筆生意,他經不住高額利潤的誘惑,將預算的旅遊資金用於投資,將旅遊的目標改為下一年。他可能理財成功獲得財富的回報,也可能失敗血本無歸;他放棄了對既定目標的努力,失去了階段性成功的愉悅,而不得不承受理財過程帶來的緊張壓力。
很多人將追求財富作為奮鬥目標,這也沒錯。他可能確定一個目標,在40歲之前成為富翁,並製訂了實現目標的計劃:第一步,學習技能、積累經驗,同時尋找打工或創業的途徑;第二步,找到賺錢之法,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第三步,財富不斷積累,生活出現改變;第四步,通過穩步實施達到既定目標,成為富翁。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目標和計劃,但為什麼大多數人失敗了,隻有很少人取得成功呢?那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堅持,往往在第三步時就開始享受生活、消耗財富(有些是必需的,如結婚、購房、買車等),無法進入到第四步。
第三步,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說來容易,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十分艱難。也正因為這樣,芸芸眾生中的絕大多數選擇了放棄,成為碌碌之輩。比如,你曾經才華橫溢,在各報刊上發表了不少文章,在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你發現漂亮的方塊字並不能解決實際困難,家人和朋友也規勸你放棄無謂的抗爭,於是你放棄了,選擇賺錢更容易的行當。當得到大多數人需要的東西比如金錢、房子和車子之後,看著當初條件並不如你的人依然在文壇上有所建樹,你會後悔為什麼沒有堅持當初的選擇。而現在的你,能算得上成功嗎?
第四步,追求滿足感。
固然,永不滿足能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促使你為成功而奮鬥。但如果你的滿足感過高,很容易陷入緊張和焦慮。要獲得滿足感,必須找到合理的參照物。筆者並不讚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獲得阿Q式的滿足,你可以縱向比較。雖然你的房子不夠寬,但與以前的蝸居相比,你可以獲得滿足感;雖然你的能力不強,但與前一陣的你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你沒有充裕的財富和較高的地位,但你有愜意的、輕鬆的生活,有不斷進步的追求,如此,也算得上成功。
美國銷售講師中出場費最高的激勵學大師湯姆·霍金斯(Tom Hopkins),曾創造了一年賣出365棟房子的房地產銷售最佳紀錄。在房產銷售的職業生涯中,霍金斯善於利用 “激勵”點,幫助事業取得成功。
20世紀60年代,17歲的霍金斯成為一名人人羨慕的大學生,不料剛念了3個月便輟學了,無論父母如何勸說他就是不願意繼續學業。父親對他非常失望,說:“好吧,沒事,即使以後你將分文不值,我們也會永遠愛你。”
“你將分文不值”這句話如炭火般灼傷了霍金斯,並在他心頭留下深深的烙印,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成功,做出成績證明給父親看。霍金斯開始了工地搬運的職業生涯,後在朋友的介紹下,成為一名房地產業務員。最初,霍金斯半年才銷售出一棟房子,不得不依靠做搬運工的積蓄過活。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霍金斯再一次聽從朋友的建議,參加了銷售培訓。在艱苦的培訓和日後的銷售工作中,他都將“你將分文不值”作為行動的激勵點,不斷地戰勝自我,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從僅有100多美元的小職員變成年收入百萬美元的富豪,且成功轉型為銷售學專家。
霍金斯將父親的告誡作為工作的激勵點,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克服前進的障礙,取得成功。所謂自我激勵,心理學上的解釋是通過激發人的行為動機的心理,使人處於一種興奮狀態。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人的心理容易倦怠和疲乏,隻有通過不斷地激勵,才能保持最佳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可以充滿激情地工作,應對挑戰,創造不凡的業績。激勵分為外在激勵和自我激勵。上司的表揚、同事的肯定、朋友的羨慕、同齡的落差、他人的羞辱、榜樣的力量,等等,都可以成為外在激勵,而自我激勵則不易實現,症結在於我們很難從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激勵點。在尋找激勵點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狀況下需要自我激勵,再針對這些狀況尋找激勵點。
情緒低落時“移情別戀”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期,上司的批評、同事的指責、投資失利、家人的埋怨、工作的失誤……總之,工作或生活中諸多不順心的事都可以讓你步入“情緒低穀”。你不思茶飯,工作心不在焉,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感覺生活無望。情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及時排解,會產生倍增效應,輕則給上司留下不好印象,讓同事避而遠之,重則擊垮你的精神,嚴重影響職業生涯乃至你的人生發展。
你或許認為自己已經掌握走出“情緒低穀”的辦法,如一個人喝悶酒澆愁,瘋狂購物以轉移注意力。實際上,這些都無法幫助你告別不良情緒。這裏所說的“移情別戀”,是用你曾經取得的優異成績,值得你自豪的表現替代造成不良情緒的要素。比如,用上司曾對你的肯定掩蓋批評,用同事的肯定淡忘指責,用投資收益彌補失利,用家人的關愛消除埋怨,用工作成績抵擋失誤,這不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而是適當轉移注意力,用工作和生活中曾經或可能讓你興奮的事忘卻不良情緒,刺激低落的神經。
心理自卑時揚長避短
每個人不同程度地都有自卑心理,它是因為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愧不如的情緒體驗。工作中的自卑主要為對自我認識不足,對個人能力、經驗、性格等有過低的評價,無法承受負麵刺激,從而出現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的工作狀態。消除自卑,必須確立自信,用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替代短處。短處和缺點是客觀存在的,往往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你必須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揚長避短,且用長處和優勢比較對方的短處和劣勢,實現自我激勵。
講一個筆者經曆的真實故事:
不久前,闊別20多年的初中同學請我吃飯,記憶中他是那個拖著鼻涕、整天搗蛋的小屁孩,見麵時,近乎一米八的魁梧身材從一輛大奔上下來,穿著打扮和舉手投足均符合成功人士的標準。攀談後得知,建築專業畢業的他從事了十多年房地產開發,現轉行經營資本上億的投資公司。要說一點自卑心理沒有,那絕對是虛偽的。但我正視我們之間的落差和自己的自卑心理,在進一步了解中獲知:我的這位同學離異兩次、打牌幾乎是唯一的業餘愛好、一餐飯接了十多個電話……僅此幾點我便很快告別自卑。如果比較同學一擲千金的經濟實力,我肯定會自慚形穢,但我生活平淡充實、愛好廣泛,重要的是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我還有理由被自卑困擾嗎?
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關鍵取決於你看問題的視角,你完全可以專注於一次不起眼的進步,一次微不足道的收獲,告別煩惱,保持樂觀的情緒,不斷肯定和激勵自己,從而創造屬於自己的燦爛。
遭遇挫折時反敗為勝
20世紀50年代,美國西部出現淘金熱。20歲出頭的利維·施特勞斯(Levi Strauss)放棄安穩的工作,加入到淘金隊伍。利維來到人山人海的舊金山,辛苦工作很長時間,卻沒有收獲金子。遭遇挫折的他開辦了一家小賣部,轉行做淘金者的生意,見生意不錯,他立馬采購大批遮風擋雨的帆布,靜候淘金者上門。但由於氣候和競爭等原因,帆布卻出現了滯銷,利維資金周轉不靈,再次遭遇挫折。他沒有消沉,而是努力從小賣部工作上尋找激勵,終於他嚐試將耐磨的帆布製成褲子,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種嶄新的服裝樣式出現了。這就是風靡全球的牛仔褲。
利維的個案告訴我們,挫折並不可怕,勝利隻是一步之遙。如果你能在挫折中汲取經驗教訓,從失敗的經曆中找到新的激勵點,你便會走出挫折的陰霾,重新鼓起前進的風帆。
信心不足時自我肯定
“××大學在等我!”“我肯定能過六級!”“失敗是成功之母!”……你是否還記得,學生時代的你會將這些為自己鼓勁、加油的句子寫在日記本或書的扉頁,張貼在牆壁或電腦屏幕的邊緣,它們曾給你帶來很多自信的力量,鼓勵你一直堅持,實現目標。別認為這幼稚可笑,這些語句就是自我肯定,是很好的激勵點。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肯定一定要肯定當下,而不是設計未來;自我肯定是正向的、積極的,不能用反麵消極詞語;自我肯定的語句要簡單明了,且要反複肯定,帶動情緒身臨其境。做到這幾點,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激勵。
事業節點上積極暗示
工作中,你會遇到很多節點,比如艱難選擇、重要工作、危機處理,等等,它需要自我激勵幫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這時候,積極的暗示非常重要。比如,上司交給你一塊“硬骨頭”,從某位客戶手中拿下訂單,而很多同行都失敗了。怎麼辦,你去還是不去?此時,太需要積極的暗示了,你可以尋找曾經的成功案例為自己打氣,暗示自己肯定能成功拿下這個訂單,從而激發潛能,鼓足信心,實現個人能力的超常發揮。
參加工作一段時間後,你忽然發現,不知從何時起辦公環境和設備陳舊不堪,永遠處理不完的文字和數據如影隨形,同事們的言行虛偽而討厭,雖然強打精神地工作,卻總是情緒低落、力不從心,經常出現錯誤,招致上司的埋怨和批評。生活中丟三落四,動不動便與家人吵嘴;總讓手機處於關閉或遊離在服務區外的狀態,對社會活動沒有興趣,不是玩電腦遊戲,就是蒙頭大睡;越來越厭煩目前的工作,卻無力也無心改變。
如此種種情況,就是精神倦怠的表現。此時,你不僅要通過上節介紹的方法找到工作的激勵點,還要掌握必要的技巧,讓自己迅速power起來,獲得前進的動力,再次激情洋溢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