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的人群中有一個老漢,子女死於戰亂,家國破碎,諸家老小逃亡南下,途中死於戰亂或餓死者不在少數,他的子女兒孫都無可幸免。如今隻剩下他一人,白發蒼蒼,骨瘦如柴。數天不曾食一粒米,或是進食一滴水。老眼昏花,雙腿發軟。手中拄著拐杖,已經疲憊的跟不上他人腳步,遠遠的被甩在了後麵。望著漸行漸遠的人群,老漢停住了腳步。
此處荒山野嶺,看不見飛禽,亦不見走獸,更無人煙;等待他的隻有死亡。老漢心如死灰老淚縱橫,吃力的爬起朝南跪拜祈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南海觀自在菩薩,您救救我們吧!自大唐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出現了“極目千裏、無複煙火”的局麵。君不君、臣不臣,內亂頻發,奪位篡位屢見不鮮。各國間幹戈不息、亂賊橫行的世道,禮崩樂壞,三綱五常滅絕。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血雨腥風,百姓們在死亡邊緣掙紮啊!”
老漢說完,不住哭泣悲嚎,向南行了幾個大禮,望天悲問:“大亂何時休啊?”。
時逢二月十九,正是觀世音菩薩誕辰。其坐下龍女為給菩薩慶誕辰,來凡間尋找此時正在發芽的楊柳枝,話說:“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而此時正巧打這裏經過,卻看到人間烽火連天,橫屍遍野。恰聽到了這老漢口中所說,龍女大顯神通,搖身一變,變了一個妙齡少女前來細問,卻發現那老漢跪地麵南,已氣盡命絕。
龍女不敢耽擱,腳踩七彩祥雲,轉眼間來到了南海普陀山紫竹林。看這普陀山:四麵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乃清淨之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
龍女將所見所聞告知觀世音菩薩。
菩薩道一聲:“善哉善哉!此事我已知曉,你這就隨我動身,前去九重天去見‘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去吧。”
龍女點頭應喏:“師父是要去見玉帝?”
菩薩說道:“玉帝統領三界六道十方內外,統禦法界的佛仙,管理天地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凶禍福、果位任免。昔發廣大願合道利濟一切,為諸神、真、佛、至、聖賢人之師。萬神朝禮,五帝司迎。煉就回風混合之大道,成就無上道果帝位。他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禦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所以此事隻有稟明玉帝,必有化解之法。。”
菩薩帶領著龍女來到了南天門,守衛南天門的馬、趙、溫、關四位守將見觀音菩薩來,上前行禮道:“觀音大仕為何來到九重天南天門來?”
龍女道:“我們有要事稟報玉帝,快快開門。”隻聽那四將喝道:“開天門。”那天門打開,觀音菩薩來到太微玉清宮,將凡間所發生的事,一一稟告。
玉帝急忙傳令:“喚太乙救苦天尊來。”隻聽那傳令仙官剛吩咐下去,那“太乙救苦天尊”隨即踏雲而來。道:“陛下找我何事?”
玉帝道:“你可知人間戰亂不休,百姓苦不堪言?”
太乙救苦天尊回道:“臣知道,正要前來稟報。那自唐朝氣數已盡,凡間東土大亂,閻羅王的生死簿都快寫不下了。此時需要一仁義道德之人,開創新的朝代,才能徹底解決東土神州之亂事。”
玉帝又問:“你可有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