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培養責任心,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1 / 1)

我總是相信,一個人的幸福由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問題由自己負責,這是一個簡單的哲理。

——麥當勞創始人雷蒙·克羅克

如今,有不少員工把薪水作為他們選擇工作的標準,把工資高低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尺度。於是,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抱怨:“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就為這點錢,要那麼賣命嗎?”“市場經濟講究等價交換,拿多少錢,幹多少活,我要對企業負責了,那不是給人家白幹活了嗎?”他們往往會想反正老板給的也不多,隻要能應付老板就一切萬事大吉,沒必要那麼認真傻幹。

這便是打工者的“哲學”,這種哲學在現實中無處不在,他們希望幹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錢,不希望別人從他們那裏占了便宜。他們的信念是:老板給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這樣他不吃虧。至於對企業負責,那是老板考慮的問題,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裏,兩個騙子總是在皇帝和大臣們去視察的時候裝作很忙碌的樣子,在那兩架空空的織機上一直忙到深夜。在現實工作中,存在著很多類似的職場演員,他們不想對企業負責,又不想被老板發現,在老板在的時候裝模作樣,假裝很忙碌,其實什麼沒有做。這種裝模作樣的忙碌短期內可能會獲得老板的好感,但是時間長了,不僅會給公司造成損失,也會極大地危害自己的職業發展。

小威和孫博同時被一家汽車銷售店聘為銷售員,同為新人,兩人的表現卻大相徑庭:小威每天都跟在銷售前輩身後,留心記下別人的銷售技巧,學習如何才能銷售出更多的汽車,積極向顧客介紹各種車型,沒有顧客的時候就坐在一邊研究默記不同車款的配置。而孫博則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討好領導上,掐算好時間,每當領導進門時,他都會裝模作樣地拿起刷子為車做清潔。他的公關技術很不錯,很快就跟部門領導處得像鐵哥們似的。

一年過去了,小威潛心業務,不停提升,終於得到回報,不僅在新人中銷售業績遙遙領先,在整個公司的業務中也名列前茅,得到了老板的特別關注,在年底被提升為銷售顧問。孫博因為沒有把公關特長用在工作上,出不了業績,甚至好幾個月業績不達標瀕臨淘汰,部門領導也因此冷淡了他,再無鐵哥們的親熱,全然一副毫不認識的冷漠相。孫博在公司的地位顯得岌岌可危,不久便被迫離開了。

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你“敷衍”工作,工作也會“敷衍”你。實際上,做演員是很累的,而且很容易被揭穿。你在表演忙碌的時候其實也是很忙碌的,其勞動強量不啻做些實際工作。與其把大部分時間放在精心策劃的忙碌表演上,不如踏踏實實地做點事情。寶劍埋在土裏太久了就會生鏽,一個人要是經常做職場演員,其存在價值也會逐漸喪失,更談不上個人才華的發揮、個人理想的實現了。

更重要的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靠效益來吃飯的,假裝認真、假裝負責往往是最不安全的辦法。自己很痛苦的表演換來的結局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花費了那麼多時間卻得不到任何結果。另外,對工作負責並不純粹是為了老板好,也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在打拚。你的忙碌一方麵是在為自己的能力添磚加瓦,另一方麵也是借著企業這個平台實現自己的理想。摘下麵具、認真工作,讓自己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體驗勞動與成長的快樂,也收獲老板賞識,贏得提升的平台,可謂一舉多得。

人力主管的話

一個員工如果能夠承擔起責任,一步一個腳印地對待自己的工作,那麼公司必將給予他實實在在的回報;相反,如果他敷衍工作、消極怠工、試圖逃避責任,那麼將永遠不會擁有令人驕傲的事業,永遠也不會創造令他人羨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