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霸王自刎(1 / 2)

秦末,楚漢相爭。韓王信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

公元前202年,韓王信在垓下九裏山(今安徽靈壁縣東南)設下十麵埋伏,將西楚霸王項羽重重圍困,誓取其項上人頭。

項羽眼見自己的兵馬太少不足以抗衡漢軍,並且糧草也即將告罄,不想坐以待斃,便率一支精兵想衝殺出去。

可是韓信布置的天羅地網早已將楚軍包圍得嚴嚴實實。無論項羽如何左衝右突,敵軍層層疊疊殺之不盡。項羽見狀,隻好率軍而回,另思良策。

沒法取得突圍,項羽進了營帳,想到鬱悶處更是愁眉不展心中鬱鬱,便令人送來酒水飲酒解悶。夜裏,項羽的美人,名虞。看見霸王悶悶不樂的在營中獨飲,便服侍項羽喝酒。

這酒喝到夜深時分,漢營又使出一計策: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劉邦讓這些兵士在四下唱起了楚地的民歌,以此瓦解項羽的士氣軍心。

一陣陣楚歌聲隨著呼呼的西風飄揚入營,項羽聽到四麵到處是楚歌聲,便以為楚地緊失落入了敵手。看著軍營中的殘兵敗將,眼見他們聞楚歌而紛紛逃離出營,頓感自己大勢已去!

酒入愁腸愁更愁。項羽把壺吟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連著唱了幾遍,唱著唱著,禁不住黯然淚下。

虞姬眼見霸王失魂落魄毫無生戀,淒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虞姬為了不拖累項羽,於是在營帳中自刎而死。

虞姬死後,項羽傷心欲絕悲慟萬分,痛哭過後騎上他的烏騅馬,帶著他最後的八百騎兵一起衝殺而出,從南突圍而逃。

借由夜色的掩護,直到天蒙蒙亮,漢軍才恍然發覺項羽已經棄營而逃,漢軍騎將灌嬰領命率五千騎兵前去追殺。項羽一路奔逃一路廝殺,渡淮河達陰陵,卻在此時迷失了方向。這個時候,跟在霸王身邊的兵士隻剩一百餘人了。

項羽在一個三岔路口瞧見一農夫,便問他去往彭城之路。那農夫不願給他指路,卻哄騙他說:“往左邊走。”項羽因此被誤導入了沼澤地中,無路可跑無處可藏。項羽知是受了騙,想掉轉馬頭尋路逃走,卻被漢軍追上。

項羽沒有辦法,唯率餘人竭力向東逃去到了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一路上的再次廝殺,隨從的兵士最後隻剩下了二十八騎。但是漢軍追兵又至,再次將他們重重圍困起來。

項羽深知難以脫身,隻是他仍不肯就此認輸。便和身邊人說:“我起兵至此已曆時八年,七十多次大戰都無有一敗,是天下的霸王。今日在此地被圍,這是天想亡我也,並非戰而不利!”

“今天必死無疑,我願意和諸位打一次痛痛快快的仗,斬殺漢將砍倒軍旗,為諸位衝破重圍。好讓諸位知道今日確是上天要滅亡我!”

他把僅有的人分為四隊,殺向漢軍。漢兵抵擋不住他的勇猛,紛紛四散而避。項羽來往衝殺,斬殺了漢軍幾名將領、數百名兵士。

項羽對餘人說:“你們看怎麼樣?”餘人敬服,皆應“大王說的一點都不錯。”

項羽再次殺出漢兵的包圍,帶著最後的人一直往南而逃,到了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邊上。恰巧烏江的亭長有一條小船停在岸邊。亭長勸項羽馬上渡江。他說:“大王!江東雖然小,可還有一千多裏地,有幾十萬民眾,也足夠讓您稱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漢軍沒有船隻,即使追到此地也沒法渡江追過去。”

項羽聽到這話,方知楚地並沒有失陷於漢軍。但是他在腦海中想起了種種過往,升起一種巨大的內疚、對害死許多跟隨自己子弟兵的懺悔心理。為了捍衛“霸王”的榮譽,他決定最終選擇戰死,而非過江!

隻見他苦笑著說:“蒼天要亡我,我為什麼要渡江呢?”

“我在會稽起兵,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向西,今卻無一人生還!縱然江東父老可憐我而尊我為王,難道我就不覺得愧疚麼?我還有何臉麵再見他們呢?”說道痛心處,項羽雙眼通紅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