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NP+不+X+誰+X”格式(1 / 3)

“NP+不+X”和“誰+X”可以整合成一個複句形式,如蘇培成(1984:16)所引例句“我不管他,誰管他?”;但更多的是形成緊縮複句形式,而且已趨於凝固化,如例(1)—例(6)。本節主要討論後一種形式,即討論所形成的緊縮複句形式,但所得結論也適用於前一種複句形式。

緊縮複句跟一般複句的區別就在於中間是否有停頓——沒有停頓,是緊縮複句;有停頓,是複句。如例(1)“咱不支持誰支持?”中間沒有停頓,是緊縮複句,屬於這裏要討論的格式;如果中間有停頓,就分析為複句,例如:

(7)在一些獨生子女看,那個由“愛心”築成的家,他們不“當”,誰“當”?(黃集偉《請讀我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8)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高曉聲《極其麻煩的事情》,《鍾山》1984年第6期)

(9)如此一來,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中國足球報》2000年5月8日)

(10)我是山西省最大的官,我不管,誰管?(再軍《兩訪山西》,《空談》,2000年)

(11)假如孫葆潔不黑,誰黑?(《球迷》2002年1月18日第21版)

以上例句中的“他們不‘當’,誰‘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我不管,誰管?”、“孫葆潔不黑,誰黑”都該分析為複句。但這五個句子也都可以說成:

(7’)他們不“當”誰“當”?

(8’)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9’) 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

(10’)我不管誰管?

(11’)孫葆潔不黑誰黑?

這樣“他們不‘當’誰‘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我不管誰管”、“孫葆潔不黑誰黑”就都屬於這裏要討論的格式了。

(二)“NP+不+X+誰+X”格式的特點

1.前後兩個小句之間是假設關係。

“NP+不+X+誰+X”實際就是“如果br假如NP+不X,那麼誰+X?”這樣一種假設複句的緊縮結構,即緊縮複句。上麵所舉的例(11)、例(11’)中的“假設”證明了前一分句為假設分句的事實。例(11)全句實為:“假如孫葆潔不黑,還有誰黑呢?”縮略格式為:“孫葆潔不黑,誰黑?”逗號可以去掉,成為我們討論的格式:“孫葆潔不黑誰黑?”

2.前一個主謂小句是一個否定性小句,其否定標記是“不”;後一個主謂小句是由疑問代詞“誰”作為標記所形成的反問格式。

反問句的表述作用是表示否定,例(1)“誰支持”實際表示“誰也不會支持”的意思,例(3)“誰風流”實際表示“誰也不風流”的意思,例(5)“誰(是)貧農”實際表示“誰都不是貧農”的意思。顯然,這一格式實際是一個由“NP+不X”和“誰+X?”組成的雙重假設性否定格式。

“NP+不+X”和“誰+X”可以整合成一個複句形式,如蘇培成(1984:16)所引例句“我不管他,誰管他?”;但更多的是形成緊縮複句形式,而且已趨於凝固化,如例(1)—例(6)。本節主要討論後一種形式,即討論所形成的緊縮複句形式,但所得結論也適用於前一種複句形式。

緊縮複句跟一般複句的區別就在於中間是否有停頓——沒有停頓,是緊縮複句;有停頓,是複句。如例(1)“咱不支持誰支持?”中間沒有停頓,是緊縮複句,屬於這裏要討論的格式;如果中間有停頓,就分析為複句,例如:

(7)在一些獨生子女看,那個由“愛心”築成的家,他們不“當”,誰“當”?(黃集偉《請讀我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8)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高曉聲《極其麻煩的事情》,《鍾山》1984年第6期)

(9)如此一來,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中國足球報》2000年5月8日)

(10)我是山西省最大的官,我不管,誰管?(再軍《兩訪山西》,《空談》,2000年)

(11)假如孫葆潔不黑,誰黑?(《球迷》2002年1月18日第21版)

以上例句中的“他們不‘當’,誰‘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我不管,誰管?”、“孫葆潔不黑,誰黑”都該分析為複句。但這五個句子也都可以說成:

(7’)他們不“當”誰“當”?

(8’)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9’) 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

(10’)我不管誰管?

(11’)孫葆潔不黑誰黑?

這樣“他們不‘當’誰‘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教練不下課誰下課”、“我不管誰管”、“孫葆潔不黑誰黑”就都屬於這裏要討論的格式了。

(二)“NP+不+X+誰+X”格式的特點

1.前後兩個小句之間是假設關係。

“NP+不+X+誰+X”實際就是“如果br假如NP+不X,那麼誰+X?”這樣一種假設複句的緊縮結構,即緊縮複句。上麵所舉的例(11)、例(11’)中的“假設”證明了前一分句為假設分句的事實。例(11)全句實為:“假如孫葆潔不黑,還有誰黑呢?”縮略格式為:“孫葆潔不黑,誰黑?”逗號可以去掉,成為我們討論的格式:“孫葆潔不黑誰黑?”

2.前一個主謂小句是一個否定性小句,其否定標記是“不”;後一個主謂小句是由疑問代詞“誰”作為標記所形成的反問格式。

反問句的表述作用是表示否定,例(1)“誰支持”實際表示“誰也不會支持”的意思,例(3)“誰風流”實際表示“誰也不風流”的意思,例(5)“誰(是)貧農”實際表示“誰都不是貧農”的意思。顯然,這一格式實際是一個由“NP+不X”和“誰+X?”組成的雙重假設性否定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