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輕視和被重視或許隻是表麵上的相對而已,比如明心。
他既希望黑袍男子從心底看不起自己,從而放鬆對於自己的警惕,好讓自己有可乘之機,但是當黑袍男子真的不再將明心放在眼中的時候,他又會感到憤怒,覺得自己不被尊重,發誓一定要要黑袍男子付出代價。
這種矛盾的心理並不是第一次在明心身上出現了,比如對於修煉這件事,明心雖然已經確定了自己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但是每次為自己的修煉之路努力的時候,比如在吸收純陽之氣之時,明心總會無可遏製地在心中冒起放棄的念頭,放棄枯燥無味的修煉,做一個富家翁也不錯,明台留給下的東西已經足夠自己過無憂無慮的一生了。
明心明白這一切都隻不過是自己的的惰性在作祟,沒有惡魔在自己的耳邊竊竊私語引誘自己,隻有自己的另一麵在試圖掌控自己而已。
“你在想什麼?”就在明心試圖控製自己情緒的時候,黑袍男子帶著疑惑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明心如夢驚醒,乍然抬頭,隻見黑袍男子正疑惑地盯著自己看個不停。
“啊!前輩對不起,我…我又走神了!”明心慌亂地說道。
“你在想些什麼?”黑袍男子不關心明心說話的語氣,反而對明心心中所想更加感興趣,他真得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有趣的事情,能讓這個小和尚在與自己談論事情的時候走神。
“我…我在想…在想‘茴’字的四種寫法到底是怎麼寫的,後天先生要考,不會寫的話小子會被戒尺打手心,可疼了。”明心信口胡謅,將小紫的經曆安在自己的身上也不覺得臉紅。
“‘茴’字的四種寫法?”黑袍男子一窒,他萬萬沒想到明心竟然在想這種不著邊際的問題,茴香豆的“茴”字不就一種寫法嗎?它還有其他的寫法?
黑袍男子不敢回應,因為他自己也不會寫“茴”字的其他幾種寫法,而且看明心的表情,他也覺得明心不像是會欺騙自己的人,無奈之下,隻好轉移話題:“哦,那你再仔細想想吧,畢竟是學問,不可大意。”
無論是在世俗之中還是在修煉界,認字都是第一要務,世俗中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論調,修煉界中雖然並沒有將讀書多少列為決定自己日後成就高低的標準,但是修士對於學問的求知程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以及文化,並且語言一定是遠先於文明出現的,隨著時代的變遷,文明會出現較大的變化,但是語言卻不會,它自誕生之初就決定了它本身很難被不同時代的獨特文化所同化,因此,人族語言史在很多時候都與人族文明曆程相掛鉤的。
而隨著人們對語言的逐漸掌握,文字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它將抽象化的語言變得具體,將人們口口相傳的傳承變得具象化,就這一點而言,文字的出現對於整個人族文明的促進作用不可謂不大,人族的繁榮昌盛也離不開文字的貢獻。
人族文字出現的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考證,但是整個人族文字統一的時代也被至今仍在流傳的史書記載得清清楚楚的。
秦朝,這是人族真正走向強盛的開始
在秦朝之前,雖然人族文明已經有了雛形,但是很多地方仍然是處在半蒙昧的狀態,甚至在極為偏遠的地方,人族的先民們依舊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當然,茹毛飲血這件事在當時那個年代也是極為少見的,更多的人族先民已經學會了刀耕火種,學會了從土地中獲取足夠的食物以保證自己不會挨餓,甚至餓死。
此時的人族雖然已經有了文明的雛形,但是族人存在的形式仍然是部落,每個地區之間很難或者根本不相通,比如一個部落是靠狩獵為生,所以這個部落的人一定會追隨著獵物的足跡定居安生,而另一個部落則是以打漁為生,那麼他們一定會定居在江河或者湖泊之旁。
他們輕易不會離開自己定居之處半步,因為離開這個地方就代表他們會失去穩定的食物來源,對於初脫蒙昧的先民來說,失去足夠穩定的食物來源就意味著他們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死在遷徙的途中,而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畢竟部落的延續比部落之間的交流要更為重要,更何況那時候人族先民們根本沒有“交流”這個概念。
如果靠山吃飯的部落因為很難打到足夠的獵物而進行了遷徙,在曆經無數的危險之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片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於是這個部落的人很高興地宣布這一片土地將是他們的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