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湯明月來說,會試算是結束了,但是對於其餘學子來說,會試才進行到一半。
第二日,周筆溢身為禮部尚書,科舉歸於禮部管理,周筆溢特地前往貢院巡視。
周筆溢到貢院並非隻是為了巡視,周童的事情經過周童添油加醋的哭訴加上周筆溢在林家看到的,周筆溢心中也有定論。
今天來到最主要的還是想要找到林青璿的男人,給他一點顏色瞧瞧,最好是能將他的會試攪黃。
但是讓周筆溢有些氣惱的是,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林青璿的男人叫什麼。
無奈的周筆溢也隻能在貢院內一間間的巡視過去。
隻是貢院考間何其多,這事又不能直接說出來,就算是說出來,別人也不認識。
所以周筆溢在貢院內巡視了個把時辰,就被凍得受不了了,隻能作罷。
來到休息的屋內,今日負責監考的官員立馬起身,將周筆溢讓在主座上。
例行公事的詢問了一番後也就離開了。
湯明月臉上的傷也還沒好,再加上京城裏也沒人認識,所以這幾天也就老老實實的待在了林府。
雖然隻是呆在林府,但對於湯明月這種宅男來說,幾天的時間簡直就是輕輕鬆鬆,以往都是一個人,現在還多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媳婦,沒事就啪啪啪,有事也是啪啪啪,偶爾還跟林青璿兩位哥哥家的小孩玩耍一番,別提有多愜意了。
但是這種日子終歸是要到頭的。
會考結束後的第二天就開始閱卷,趙國共有十四府,沒府就算赴京趕考的學子有五十人,那麼總的參加會試的人數也達到了七百人,而實際參加會試的人數遠遠在這數量之上。
近千人的答卷需要在一周內批閱完畢,還要將入選考生排好名次,對於批閱答卷的官員來說是及其累人的。
會試結束的第二天一大早,六部被挑選出來批閱考卷的官員就集聚在了一起。
等到侍衛將一遝遝厚厚的答卷分發到每位官員的手上之後,閱卷工作也正式開始了。
流程基本與鄉試閱卷差不多,隻是工程量卻要大上許多。
這幾天這些官員也將在這裏被禁足一周,等到放完榜之後才能離開。
張繼春一頁頁的大致瀏覽者眼前的考卷,將那些明顯答的不行的卷紙挑選出來,當張繼春抽調眼前的那一份答卷,露出底下的那一份時,那答卷的字跡讓張繼春眼前一亮。
張繼春認出了這答卷字跡的主人,那醜陋不堪的字跡在鄉試之時讓張繼春印象尤為深刻。
張繼春直接將這一份答卷抽出,將其餘答卷挪開到一邊,開始仔細地欣賞起來。
寂靜無聲的房間內,十餘名官員低著頭,極為認真的閱著卷,突然之間,房間內傳出一聲吼聲。
“好!”
這一吼叫聲將其餘人都嚇了一跳,紛紛朝著張繼春看去。
隻是張繼春卻渾然不覺,依舊眼睛都不眨的看著手中的答卷。
這一插曲很快就過去了,眾官員也不在意,隨即就再次低下頭,閱起卷來。
當張繼春看到《將進酒》之時,被那句黃河之水天上來所展露的氣勢而震撼,當看到會須一飲三百杯時被那瀟灑豪氣所感動。
張繼春的臉上的表情似震撼,似悲傷,似平淡。
看到答卷的詩詞,張繼春已被深深的折服,心中回味了許久許久。
有些迫不及待地翻過這一張寫滿好詩詞的紙,張繼續接著往下麵一張答卷看去。
看著看著,張繼春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當整篇文章看完,張繼春站了起來,隻是速度過於快速,將身前的桌子與地下的凳子都推開了,發出刺耳的聲音。
第二次,屋內的官員看向了張繼春,隻是這一次,有些官員的眉頭都皺了起來,心裏有些不怎麼愉快。
“眾位,快過來看看。”張繼春卻不管其餘人的反應,激動著聲音大聲招呼道。
屋內最大的官員就是各部的侍郎,更別說大部分官員還沒侍郎官位大的。
張繼春招呼,眾官員也隻能走過去了。
“來,都看看這篇關於治水的文章。”張繼春說著就將眼前的一遝考卷遞給了最先上來的那名官員。
那名官員接過答卷,一眼看去就是那些醜陋不堪的字跡,心中一股反感之意湧上心頭,換作往常,讓他看這種字,都是玷汙了他的眼睛,隻是張繼春這麼要求了,也隻能忍著惡心往下看了。
一看二看三看,這位官員越看越是激動。
身邊的其餘官員見此模樣,也都探頭張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