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會試上(2 / 2)

周筆溢點點頭,剛要邁腿,就見不遠處有個胖子正懶散地坐在院內曬太陽,就好奇的隨口問道:“這位是?”

林青璿轉頭看了一眼湯明月,隨後就露出一副嬌羞的姿態說道:“那是青璿的相公。”

林青璿雖然這番說,但是卻一點都沒有要介紹的意思。

周筆溢聽後皺眉思考了一會,隨即就說道:“哎呀,本王還有一些事忘記了,林相這邊改日再來拜訪。”

說著就腳步匆匆地往外走去。

林青璿也不阻攔,一臉笑意的目送周筆溢。

“他知道了?”湯明月懶洋洋地說道。

“知道又如何,我林家不懼怕任何人。”林青璿冷冷地說道。

“喲吼。”湯明月驚訝的仰起頭,看著一臉霸氣的林青璿。

“晚上可以試試女王係列。”湯明月不正經地說道。

剛說完,林青璿就紅著臉扯住了湯明月的耳朵。

--------------------------------

科舉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會試考的最多,且最雜,考試範圍大到朝廷各類律法製度,小到製鹽種田,詩詞歌賦,音律,乃至於醫學都需要有所涉獵。

考試的時間需要三天,考生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在一個考間內完成,一旦抬腳邁出考間,則視為交卷。

所以考生要一連準備好三天的口糧以及夜晚睡覺的被褥帶進考場。

隨著一聲沉悶的銅鑼聲響起,湯明月與林青璿等人告別,邁進了考場之內。

會試的檢查與鄉試不同,學院在進入考院內首先要將吃食,被褥等物品放到考間,人則站在門口等候,待到人將考間內檢查過一遍之後再行進入。

湯明月等到人檢查完畢之後,又被人在身上摸過一遍,才再次進入了考間等候起來。

隨著沉悶的囉唆再次敲響,湯明月打開床邊的木床,將外麵放的卷紙拿進考間內。

翻開厚厚一遝考卷,湯明月開始大致瀏覽起來。

三天的時間其實對於一般考生來說是很緊的,因為試題實在太多,別看有三天時間,除去晚上睡覺,吃飯以及休息時間,真正能夠沉下心來答題的也就第一天罷了,因為第一天考生就會將所有的考題都看過一遍了,簡單的都已經在第一天都答出來了,剩下的那些則需要在後麵兩天苦思冥想了,所有往往有很多考生在最後兩天的時間裏就多答了那麼一題兩題而已。

不過這些卻並不在湯明月擔心的範疇之內。

粗略的審過一遍題目,湯明月就拿起毛筆開始答題。

第一張試卷內都是一些類似於填空題,譬如一千一百斤鹽鹽商需要賦稅多少,判犯人砍頭需要經過那幾個部門的審核等等,有著搜索係統將律法知識收錄,對於湯明月來說這都不算是事。

花了一上午時間將足足有著五張填空題的試卷答完,湯明月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看了一眼題目的編號,足足五百題。

翻到第十一張考卷,一眼望去,隻見考卷上隻有一個題目。

以酒為題,分別做一首詩與詞。

見到這個題目,湯明月可就樂嗬,五千年的文化沉澱,有多少文人墨客與酒結下了不解之情,又留下了多少關於酒的墨寶。

湯明月沒用搜索係統,就想到了李白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

洋洋灑灑把將進酒默寫出來,湯明月再在搜索係統內找出將進酒對照一番,知道無誤之後才提筆寫剩下的一首詩。

這次依舊是李白的詩,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很快就將這首詩寫完,湯明月想了一下,有接著將剩下的三首也寫上。

“一家人嘛,總算要整整齊齊的。”

寫完這一張考卷,翻開下一頁,這次考的是治水。

湯明月之前就對比過現在趙國的氣候,發現類似於以前華國的南方,南方地區一道夏季就多雨,多到什麼程度呢?大概也就連著一個月不停地下雨,然後褲衩襪子都沒的換的那種。

雨不停地下,自然就很容易造成水患,如何治理水患,這一直是工部每年都要頭疼的問題。朝廷每年都在這上麵花費大把銀子,但每次都是收效勝微。

湯明月對於治水沒有經驗,但是係統有啊,上麵有大把大把的成功案例。

為了寫的盡量詳細,湯明月這次索性就將水患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後期怎麼預防,統統都寫了上去。

湯明月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如果能讓自己這份答卷有所價值,能為百姓帶來點實惠,而並不是寫上幾個字,換取點官職什麼的,湯明月根本就不在乎那一官半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