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又遭非議(2 / 3)

第二天東臾市組織部就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接著電視台、電台、各大小報紙紛紛報道了東臾地區公開選拔領導幹部的事。一時間成為全省人民議論的中心話題。

東臾市委組織部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工作,經過文化考試,一批年輕的、文化層次高的同誌脫穎而出,報考副市長的五十多人,居然沒有一個是縣委書記、縣長。分管農業的副市長被地區農科所副所長奚峰奪走,分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被東臾中學校長錢山拿了第一,另一個分管財貿的副市長被省財政廳一位處長奪冠。八名局長主任和十名副局長副主任都是不出名的無名小輩,平均年齡僅四十一歲。八名正局長最大年齡四十五歲,最小的隻有二十八歲。副局長、副主任最大年齡隻有四十二歲,最小年齡隻有二十五歲。連日來,省報、電視、地方報紙連篇累牘地報道東臾地區公開選拔領導幹部的事。那些被選上的同誌都說公開選拔領導幹部製度好,若是按過去的方法,怎麼也輪不到他們當副市長、局長、副局長。

一時間賈士貞也成了新聞人物,有的記者聞訊向賈士貞索要那份雜誌,有的要采訪他。嚇得他整天躲著記者,不敢吐露半個字。

此刻,賈士貞更加感覺到,如果各級領導幹部都能夠按照公開選拔的辦法,幹部工作就不那麼神秘了,所有的內容、步驟都公開給大家,真正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就在賈士貞即將離開東臾時,錢部長親自打電話給他,讓他考察一下東臾市長常友連。常友連剛任東臾市長不久,錢部長為何又讓考察呢?賈士貞接受了任務便開始考察。這是賈士貞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特殊情況。甚至覺得自己逐步地深入到組織部的核心裏去了,大概核心都是好的、重要的部分。而官場上的核心是什麼?是秘密。秘密是什麼?是權力。

賈士貞對常友連這個人不是十分熟悉,除了那次短暫的、例行公事的談話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接觸。常友連不像其他領導那樣處處刻意巴結、討好他們,好像有意在回避他們。或許那時常友連知道他剛當了市長,不可能馬上就提拔市委書記。賈士貞在東臾突然對常友連進行考察,不知怎麼他們的行動就有人知道了。說實在話,這種考察幹部的辦法雖然不是像革命戰爭年代裏送情報那樣的絕對秘密行動,可是,大都是悄悄進行的。然而,到底秘密是怎麼泄露出去的,組織部卻又沒有不準泄露秘密這樣的規定。賈士貞明顯感覺到,有那麼一些人像是有準備而來。說常友連憑什麼提拔市委書記?常友連怎麼怎麼等等。常友連任市長之前,已當了多年地區專員。賈士貞有些不解,就算常友連有對立麵,也不至於有這麼多人反對啊。這天晚上,常友連突然來見賈士貞,常友連確實判若兩人,臉上的方針、政策、組織性、紀律性全都沒有了。或許是常友連聽到了什麼,當然,如此敏感的事情,作為一個堂堂的一市之長能沒有這點警惕性?常友連對賈士貞是深入的、情真意切的,而賈士貞則是深受感動的。這次談話在賈士貞和常友連的人生旅途裏將產生多大的影響?也許他們都還根本無法預料得到的。但是這次談話給他們留下印象卻是深刻的、永遠的。

東臾這次公開選拔部分副市級和縣處級領導幹部之所以引起社會上強烈反響,說明廣大群眾太關心各級領導幹部的選拔問題了。經報紙電視一宣傳,影響確實不小,賈士貞多次想找錢部長、駝副部長建議不斷擴大公開選拔幹部的方法,但是他隻是一個地縣幹部處副處長,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這樣重大問題,豈是一個副處長能決定得了的。賈士貞隻能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實現心中的許多想法。後來有幾個記者要采訪他,嚇得他一句話都不敢說,這事就是再大的成績,豈是他一個副處長的!上麵有部長、副部長,還有處長,現在人們誰不知單位一切成績全是領導的,賈士貞害怕遭人嫉妒,把所有想法變成無聲的回答。

這天晚上,賈士貞一進家門。換了鞋就去洗手,門鈴響了,玲玲一開門,賈士貞抬頭一看,見是卜言羽,慌忙迎上去,拉著他一邊進了書房一邊說:“怎麼,突然不宣而至,有什麼事嗎?”

卜言羽對賈士貞從內心敬佩至極,倒不是因為賈士貞替他幾天秘書把那些禮品給了他,而是覺得賈士貞的人品可敬,更感到他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進了書房,卜言羽主動把門關了起來,兩人也沒坐,極其神秘地低聲說道:“兄弟,我告訴你一件事,你千萬要沉得住氣!”

卜言羽的一句話,把賈士貞的心髒提到喉嚨口了。他吃驚地睜大眼睛,說:“老弟,出了什麼事,把你搞得如此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