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遜他們打算困死關羽的時候,卻不知道,關羽早已有了必死的決心。當一個人決心要死的時候,爆發出的能量往往是巨大的。
劉備的援軍一直沒有到,不知道為什麼,這麼久了,關羽還是沒有等到最後的救命機會,但是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個機會此刻對他來講,已經無足輕重了。
在麥城的這段時間裏,關羽想了很多,看到身邊的關平,他心裏有很多歉意,這是他最喜愛的一個兒子,無論長相還是脾氣都很像他。父親總是喜歡和自己相像的孩子,關羽也不例外。但是他沒有給過關平什麼,從關平出生到之後的成長,他幾乎沒怎麼陪在關平身邊,沒有盡過做父親的責任,後來關平跟在他身邊,長年在戰火中生活,這不應該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生活。
就算我對不起你了,如果再讓我選擇,我絕對不會讓你過這樣的日子。關羽隻能這樣來安慰自己,因為他很清楚,這次是凶多吉少了,身邊留下的人越來越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死而無憾的勇氣的。
劉備知道了關羽的處境危急,他沒有想到這一次關羽竟然真的扛不住了,以前不管再怎麼危急的情況下,不管他去得再晚,關羽都能堅持在戰火線上,看到他,也隻是輕描淡寫地來一句:“大哥,你終於來了。”
但是這次,當劉備的人趕過去的時候,已經是一片狼藉,那片曾經屬於自己的土地已經改旗易幟,而那個戰無不勝的關雲長不見了蹤跡。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真的會輸了嗎,這是劉備的疑問,也是關羽的捫心自問,但是事實告訴他們,是的,輸了,輸得很慘。
劉備以為關羽還會扛很長時間,關羽也以為自己會抵擋很久的時候,他們都成了失敗者,劉備得知荊州失守的消息時,關羽在麥城突圍失敗,被陸遜活捉,一起被俘的還有關平。
這就是我的結局。關羽手裏的青龍刀終於掉落在地,而他再也沒能撿起來,因為孫權告訴他,你必須死,因為我不能讓你活下去。
看著自己的對手,看著身邊的兒子,看著這個世界上最後一眼的陽光,關羽坦然接受了這個結果。我想,終於可以停下了,在這段長得似乎看不到盡頭的充滿硝煙的人生路上,我終於走到了最後,就讓一切都結束吧!
其實孫權之前並不想殺關羽,他希望關羽可以投降,然後為他所用,但是陸遜告訴他,你表現得再寬宏大量,關羽也未必會買賬,看看曹操就知道了。關羽不是等閑之輩,且忠心不二,你留下他隻會埋下隱患。
於是,關羽就這樣被定了死刑,一同被處死的還有關平,這個一直聚少離多的兒子,這次終於實現了父子團聚。在那個斷頭台上,關羽腦海中浮現出小時候家門前的那條河流,清澈、寧靜。
世間如果說有遺憾的事情,便是當初的約定無法兌現,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向最信守承諾的關羽,這次率先違背了誓言,不是不想遵守,而是無能為力了。
無敵也是一種寂寞
關羽死了,劉備哭了,張飛哭了,曹操愣了,孫權想笑卻笑不出來。很多個世紀之後,一個外國的硬漢作家說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那個硬漢作家為了證明自己不能被打敗,便開槍自殺了。
這個硬漢作家叫做海明威,他讀過很多書,也寫了很多書,但是他確實還是不夠勇敢,因為他無法直麵苦難,隻是選擇了結束生命來證明自己勇敢。
關羽從來不說自己勇敢,他隻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當初他對天許下的承諾,並一直默默努力著,他沒有讀過很多書,他一直在看一本叫做《春秋》的曆史讀物,他也沒有寫過多少字,因為他殺人的時候更多些,但是他是勇敢的,因為一直到最後他還是堅信自己的原則。
在關羽被殺害之後,無論是他的朋友還是他的敵人,都難以表述自己的心情。這是一個讓他們無法開口的家夥,這個家夥比他們任何一個人都剛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