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1 / 1)

平時我經常聽到兩種互相矛盾的說法,一種是中國曆史上的思想流派距離我們太遠,過於脫離實際,沒什麼用。另一種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是寶貴的思想財富,是有著真知灼見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即使到今天,依然能夠有很大的作用。

我覺得這兩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也有各自不能觸及的不足。

時代已經變了,社會形態已經變了,人們的意識已經變了,住的用的穿的吃的玩的也已經變了,以前在曆史上曾經有著重大積極影響的思維方式,放到今天也許已經不適用。

當然那些傳達我們內心體悟的道理,亙古不變。今天的我們還是在努力地尋找幸福快樂,還是在想方設法滿足自己的欲望,還是會有苦惱、困惑和沮喪,還是會麵臨這樣那樣大大小小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前人是如何看待、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對於今天的我們,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所以我想寫的,就是通過了解中國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來幫助我們判斷哪些有用,哪些沒有用,對誰有用,對誰又沒有用。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中國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最主要的觀點,以曆史朝代和各家思想為主線,以近代哲學國學大師作品為參考,並加入對當今社會生活情況的一些分析。每一(兩)位思想家單獨成篇,又互為呼應。

生平最不喜歡晦澀難懂裝腔作勢的文章,所謂道理就是要給普通人領會的,寫出來如果連普通人都看不懂,那還有什麼意義?所以我會盡量用通俗易懂,甚至有點調侃的語言,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聊聊這些看似深奧實際簡單的各家觀點,最後依據這些觀點得出一個有用無用的總結。

同時把邏輯概念帶入文中,用來構建前後承接關係,我相信清晰的邏輯對於理解這些看似繁蕪複雜的思想觀點會有莫大的幫助。

別人能把枯燥的曆史寫得很好看,我也希望能把晦澀難懂的各家思想寫得有趣好玩,讓這些看似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古今思想大家們,變得平易近人,成為我們親切的好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