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於孝天終於把目光再次投到了大海上,開始正式圓他的夢想,於是整個軍費開支,也隨即開始朝著海軍方麵傾斜。
於孝天這個時候,在朝中重新對於執政結構進行了一次相當大的改製,正式推出了內閣製,設立總理大臣一名,另外協理大臣六名,其中總理大臣總理天下事務,直接向他負責,按照於孝天的指示,對國家進行管理。
而六大協理大臣,則分別負責農務、教育、工商、軍事、司法等事務,受總理大臣管理,另外各部尚書也入閣參與理事,由內閣負責對大中朝國家事務進行管理。
當然於孝天目前權力淩駕於內閣之上,他可以全權否定內閣做出的任何決定,撤銷內閣已經發布的命令,以及隨時可以撤換內閣任何成員。
但是一般情況下,內閣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利,可以為於孝天分擔去絕大部分的政務,隻要大方向沒有問題,於孝天決定讓這些內閣大臣們放手去做,他隻需要做好掌舵的工作,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一旦要是這些人之中有人出現了偏差,那麼他可以隨時撤換,並且收回權力。
暫時他沒有把兵權交給內閣,隻有調動兵力的時候,必須要經過他的首肯才能調動兵力,發動戰爭的權力也全部在他手中,這樣先保證他對於天下的絕對控製權,以免出現權力失控的情況。
但是內閣製的推行,確確實實讓於孝天從繁重的政務處理之中解放了出來,不需要再天天起的比雞還早,去上朝聽政,也不需要天天晚上批閱奏章,直到深夜撐不住腦袋了。
內閣每天隻需要將他們處理的各種政務,彙總成一個簡報,第二天呈交給於孝天,於孝天審閱一下簡報就可以了,一旦要是他發現簡報之中某些政務處理不符合他的想法,那麼他可以有權召回內閣已經發布的指令,撤銷內閣已經做出的決定。
有需要的話,他隨時有權召集內閣開會,而不用事必躬親的召集所有朝官入宮上朝,把他從這些雜務之中徹底解放了出來。
內閣製建立之後,於孝天算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最後一次早朝結束之後,他直接回到後宮裏麵,蒙頭大睡了大半天,才神清氣爽的爬了起來。
好好休息了幾天之後,他動手的癮便又犯了,把以前他手下配合他製作各種模型的工匠招入了宮中,並且派人給他製作了一個大型的繪圖板以及全套製圖工具,開始在禦書房之中揮灑了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經過於孝天提前很多年的準備,現如今大中朝已經擁有了一支近百條遠洋探險船隊,並且招募了過萬的遠洋探險船隊水手。
這些探險船隊的船隻,都是非常適合遠洋航行的蓋倫船,式樣一條比一條新,不斷的進行著改進,雖然排水量並不見得都很大,但是船速快,船體建造的異常堅固,擁有很強的武裝,船上也配備了這個時代最為完善的物資儲存設施,可以長時間在大海上遠航。
而水手和船長們,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各個都擁有很強的冒險精神,對於於孝天也極為忠誠,並且全員接受過遠洋航行的培訓和實習,擁有很強的獨立航行能力,可以應付大海上瞬息萬變的各種情況。
這些年來,這支遠洋探險船隊,分批被派往了世界各地,探索以前中國人從未到過的地方,負責探查新的大陸,並且負責對沿途發現的島嶼、大陸進行考察,繪製海圖。
到了承天三年的時候,這些探險船隊的探險船,已經抵達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南美洲北美洲沿岸一帶,已經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像印度洋之中的阿拉伯海、孟加拉灣、阿曼灣、亞丁灣早已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帆影,遠至馬達加斯加島和好望角也已經被他們征服,甚至於有探險船,已經按照於孝天給他們提供的指點,繞過了好望角,沿著非洲西岸,行至了歐洲。
而有些探險船則穿越了太平洋,沿著獲取到的海圖,遠航到了南北美洲的西岸,並且沿著南北美洲的西岸,朝著兩邊航行,沿途考察了很多地方,繪製出了一副完整的海圖。
甚至於他們已經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等沿海地區,建立起了屬於大中朝的橋頭堡,宣布了這些地方歸屬於大中朝所有。
最重要的是他們按照於孝天的指點,早已在南半球那邊,找到了澳洲,並且在澳洲的東西兩岸登陸,各自建起了兩座城堡,被於孝天命名為東澳城和西澳城,宣布整個澳洲成為大中朝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