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生部門通報消息:武漢確診病例增長人數以達到個位數階段,目前武漢疫情基本得到控製。’
‘據武漢衛生部門通報:武漢市醫生李和年病情持續惡化,病情進展為重症患者,據醫院部門透露,李醫生正通過無創呼吸機獲得生命支持。’
隔離病區外。
數名身著防護設備的醫護人員目光隔著玻璃窗,齊齊落在病榻上的中年男人身上。
隻見李和年雙眼緊閉,胸膛在無創呼吸機的支持下起伏恢複了正常幅度,一旁的生命檢測儀上數值逐漸平穩。
“呼……終於穩定了。”
陳育成、王慶陽、齊延、呂成教、孫文嶺等等等等同李和年並肩作戰的戰友才敢鬆開一口緊緊憋在心底的氣,但目光裏濃濃的牽掛和敬佩卻揮之不去。
但擔憂的心思不止於此。
武漢的情況自打疫情一開始便牽動萬千人心,李和年突然倒下的消息也同意惹來極多目光。
最初時候李和年出現在大眾視野裏還是因為兒子李延誌的那條短視頻,而後,李延誌通過衛生部門的科普視頻被更多人熟知。
便有更多關於李和年的資料被群眾發掘出來,醫學泰鬥南鎮嶽的高足,武漢市年紀最輕的科室主任,越來越的光環籠罩在他的身上,但諸多光芒中最為耀眼奪目的無非就是四個大字。
抗疫先鋒!
從發熱門診外搶救病患,到跟胡攪蠻纏的患者對峙,毀譽參半的李和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一個醫生,在危急關頭的責任和擔當。
如今,中年男人病倒在病榻之上,但這次抗疫的事跡逐漸被更多人熟知。
鏖戰病毒五十餘天不退!
跟耄耋老翁一樣,在病毒剛剛開始的時候便頂在了最前。
熬盡心力暈倒在崗位上意外感染病毒。
李和年的種種經曆就是這次全民戰疫的最好縮影。
但也同樣,李和年隻不過是奔赴武漢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中的一個,極為普通的一個,在危急關頭有數不清的人做出了跟他一模一樣的選擇。
義無反顧!
這次疫情的影響之大覆蓋麵之廣遠超所有人的預期,正因為如此,這座泱泱大國裏不知有多少人為了民族大義舍棄了自身的安危。
推遲、取消婚禮,無法陪伴親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是一場全民的戰疫,無論東西南北或是五湖四海,每一個人都是一名合格的戰士。
-
4月1日。
武漢市內的病例增長情況得到有效控製,全市以達到預期0增長的目標,武漢以由高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
這座被烏雲籠罩了兩個月的城市漸漸回複了原來的樣子。
撥開雲霧見月明。
‘據武漢市通報:武漢市內疫情勢頭得到控製,正式啟動武漢解封倒計時。’
自打3月19日起,援鄂醫療隊正式開始陸續返程,數萬名力挽狂瀾的醫護人員陸續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自打武漢零增長的消息落實之後,武漢的街頭上多了不少身影,這些許久未曾出門的武漢百姓倏忽間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今日,武漢街頭人流更多,不因為別的,今天有數個省市的醫療隊正式返程,武漢百姓無以表達感情,唯有遙送。
群眾們有意識的夾道排成兩列,翹首以盼醫療車隊的到來,道路兩旁聳立著不少感激的標語,可三尺標語還是太小,容不下荊楚百姓心中的千言萬語。
前來送行的人群越聚越多,大概十多分鍾後,由數輛警車開路的醫療車隊姍姍而來,來自五湖四海的醫護人員隔著老遠便看見了道路兩側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