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作為一個業餘投資者選股相當成功,往往是因為你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獨特優勢。業餘投資者之所以選股相當成功,原因在於自己獨立進行了研究分析,買入了那些被專業機構投資者忽略的好公司的股票。各地互助儲蓄銀行(mutual savings bank)和儲蓄貸款協會的股票漲幅很高,這強有力地表明,業餘投資者投資於身邊十分熟悉的公司股票往往會有很好的投資回報。

我要澄清的第二個誤解是,許多評論認為,林奇鼓吹每個人都應該自己進行投資,用計算器分析數據,閱讀財務報表,實地調研上市公司,然後去買股票。事實上,我認為,數以百萬的美國人根本不適合買賣股票,比如,那些對公司調研毫無興趣的人、看到資產負債表就頭暈的人、翻翻公司年報隻會看圖片的人。最糟糕的投資莫過於投資於那些你根本一無所知的公司股票。

不幸的是,美國十分流行的業餘消遣之一就是盲目投資於自己一無所知的公司股票。還是拿體育運動來打個比方吧,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並不擅長打棒球或冰球,他肯定會扔掉球棒或冰鞋,換換玩別的試試,也許打打高爾夫,也許去集郵,也許養花種草,肯定不會自找罪受繼續玩自己並不擅長的。但是即使一個人發現自己選股很不在行,卻還是不會放棄,他會繼續待在股市中,虧錢也不放棄。

那些不擅長選股的人喜歡給自己找個借口說,不過是玩玩股票,就像打打球一樣消遣消遣而已。這些抱著“玩玩股票”態度的人,根本不願意費事做任何研究,隻追求漲漲跌跌中一時的快感。這周買這隻股票,下周再換另一隻股票,或者再弄弄期貨和期權——就是玩玩,追求的隻是一種刺激和快感。

把玩玩股票作為業餘愛好,簡直會有難以置信的破壞性後果。這些玩玩股票的人在別的方麵可是十分認真的,比如說他們為了計劃好一次旅行,會花上好幾周的時間,研究旅行指南,比較不同航線,以求既玩得好,又花錢少。但是他們卻會想都不想,一念之間,就把整整10000美元投到一家自己一點也不了解的公司股票上。這些人在度假安排上如此認真仔細,在股票投資上卻如此盲目疏忽,他們選股的過程實在是太粗心、太草率了,簡直是拿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當回事。

我特別想要說一下的就是這些股市玩家,他們一直跟著感覺走,一直在玩玩而已,卻一直在一輸再輸。這些人隻是因為感覺IBM股價回調得過頭了,就以每股100美元的高價買入,期待反彈賺上一把。或者他們隻是聽別人說某家生物技術公司或者賭博公司的股票是熱門股,就會想也不想地去跟進買入。

如果說他們玩玩股票扣除損失還剩下幾個錢的話,也會由於他們憑著感覺玩外彙期貨,或者隻是由於感覺下個月股市會漲就去玩股票指數期權,把所有的錢都輸個精光。最後,他們會更加相信,股市就是一個大賭場,其實是他們玩玩的態度和隻憑感覺的選股把投資變成了賭博,很多這樣的盲目投資就把股市變成了賭場。

如果你作為一個業餘投資者選股相當成功,往往是因為你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獨特優勢。業餘投資者之所以選股相當成功,原因在於自己獨立進行了研究分析,買入了那些被專業機構投資者忽略的好公司的股票。各地互助儲蓄銀行(mutual savings bank)和儲蓄貸款協會的股票漲幅很高,這強有力地表明,業餘投資者投資於身邊十分熟悉的公司股票往往會有很好的投資回報。

我要澄清的第二個誤解是,許多評論認為,林奇鼓吹每個人都應該自己進行投資,用計算器分析數據,閱讀財務報表,實地調研上市公司,然後去買股票。事實上,我認為,數以百萬的美國人根本不適合買賣股票,比如,那些對公司調研毫無興趣的人、看到資產負債表就頭暈的人、翻翻公司年報隻會看圖片的人。最糟糕的投資莫過於投資於那些你根本一無所知的公司股票。

不幸的是,美國十分流行的業餘消遣之一就是盲目投資於自己一無所知的公司股票。還是拿體育運動來打個比方吧,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並不擅長打棒球或冰球,他肯定會扔掉球棒或冰鞋,換換玩別的試試,也許打打高爾夫,也許去集郵,也許養花種草,肯定不會自找罪受繼續玩自己並不擅長的。但是即使一個人發現自己選股很不在行,卻還是不會放棄,他會繼續待在股市中,虧錢也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