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跨越三代的生命:家庭之軀(1 / 3)

據利普頓所言:“母親對他人害怕、憤怒、關愛、希望的這些情緒與情感,它們會從生化特性上改變後代的基因表達。”5sup>在懷孕期間,母親血液中的營養物質經由胎盤壁來滋養胎兒。在輸送營養的同時,母親也會釋放一些由其情緒產生的激素與信息信號。這些化學信號會激活細胞中特定的受體蛋白質,從而促發大量的生理、代謝及行為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出現在母親體內,也發生在胎兒身上。

一些慢性或反複的情緒會給孩子留下更深的影響,比如憤怒與害怕,它們在本質上“預先設定”了將來孩子會怎樣適應環境。6sup>利普頓對此做出了解釋:“當壓力激素擴散至(人們的)胎盤時……這會讓胎兒的血管更多地壓縮內部的血液,而向外圍輸送更多,從而為戰鬥防禦行為做好準備。”7sup>在這一意義而言,一個孩子如果在子宮內已經經曆過壓力情境的話,那麼他會更能應對相似情境。

現有的大量研究闡釋了孕期中的母親及其壓力是如何影響孩子的,並且這通常早在懷孕期間的前三個月就開始了。其中一篇2010年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的研究,論述了胎兒出生前的壓力及其對嬰兒神經發展的影響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將孕婦羊水中的壓力管理激素水平作為壓力水平的指標,並對125位孕婦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早在懷孕後的第17周開始,那些在子宮內暴露於高皮質醇水平的嬰兒,當他們發展到17個月時其認知發展會出現削弱。8sup>

在精神病學家托馬斯·沃尼(Thomas Verny)於2014年出版的《養育未出生的孩子:與你的孩子互動的9個月計劃》(Nurturing the Unborn Child:A Nine-Month Program for Soothing,Stimulating,and unig With Your Baby)一書中,他告訴我們:“如果一位孕婦經曆了急性或慢性的壓力事件,她會開始分泌應激激素(包括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會從她的血液擴散至子宮,肚子裏的孩子也會處於相同的壓力情境中。”9sup>沃尼還說道:“我們的研究表明,孕婦若長期處於持續和強烈的壓力情境下,那孩子則更有可能早產,並可能會出現體重低於平均值、多動、易怒、疝氣這些症狀。更極端的情況是,孩子可能會在出生時手指就被吮吸至發炎,甚至是出現潰瘍。”10sup>

利普頓非常強調他所提到的“有意識地教養”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從懷孕前到出生後整個過程都有意識地進行培育,因為一個孩子的健康發展會深受父母思維、態度及行為的影響。11sup>父母不想要孩子的心理、不斷考慮自身及後代的生存機會的焦慮,還有母親在懷孕期間一直忍受生理和情緒虐待等,這些都構成了孩子出生的消極環境,並會傳遞給下一代。12sup>

據利普頓所言:“母親對他人害怕、憤怒、關愛、希望的這些情緒與情感,它們會從生化特性上改變後代的基因表達。”5sup>在懷孕期間,母親血液中的營養物質經由胎盤壁來滋養胎兒。在輸送營養的同時,母親也會釋放一些由其情緒產生的激素與信息信號。這些化學信號會激活細胞中特定的受體蛋白質,從而促發大量的生理、代謝及行為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出現在母親體內,也發生在胎兒身上。

一些慢性或反複的情緒會給孩子留下更深的影響,比如憤怒與害怕,它們在本質上“預先設定”了將來孩子會怎樣適應環境。6sup>利普頓對此做出了解釋:“當壓力激素擴散至(人們的)胎盤時……這會讓胎兒的血管更多地壓縮內部的血液,而向外圍輸送更多,從而為戰鬥防禦行為做好準備。”7sup>在這一意義而言,一個孩子如果在子宮內已經經曆過壓力情境的話,那麼他會更能應對相似情境。

現有的大量研究闡釋了孕期中的母親及其壓力是如何影響孩子的,並且這通常早在懷孕期間的前三個月就開始了。其中一篇2010年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的研究,論述了胎兒出生前的壓力及其對嬰兒神經發展的影響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將孕婦羊水中的壓力管理激素水平作為壓力水平的指標,並對125位孕婦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早在懷孕後的第17周開始,那些在子宮內暴露於高皮質醇水平的嬰兒,當他們發展到17個月時其認知發展會出現削弱。8sup>

在精神病學家托馬斯·沃尼(Thomas Verny)於2014年出版的《養育未出生的孩子:與你的孩子互動的9個月計劃》(Nurturing the Unborn Child:A Nine-Month Program for Soothing,Stimulating,and unig With Your Baby)一書中,他告訴我們:“如果一位孕婦經曆了急性或慢性的壓力事件,她會開始分泌應激激素(包括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會從她的血液擴散至子宮,肚子裏的孩子也會處於相同的壓力情境中。”9sup>沃尼還說道:“我們的研究表明,孕婦若長期處於持續和強烈的壓力情境下,那孩子則更有可能早產,並可能會出現體重低於平均值、多動、易怒、疝氣這些症狀。更極端的情況是,孩子可能會在出生時手指就被吮吸至發炎,甚至是出現潰瘍。”10sup>

利普頓非常強調他所提到的“有意識地教養”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從懷孕前到出生後整個過程都有意識地進行培育,因為一個孩子的健康發展會深受父母思維、態度及行為的影響。11sup>父母不想要孩子的心理、不斷考慮自身及後代的生存機會的焦慮,還有母親在懷孕期間一直忍受生理和情緒虐待等,這些都構成了孩子出生的消極環境,並會傳遞給下一代。12sup>

當我們了解到情緒能夠通過生理進行傳達,還有三代人共享著同樣的子宮生理環境後,來想象這樣一種情境:在你母親出生的前一個月,你的外祖母接到噩耗,得知她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發生了不幸。因為懷著一個即將出生的孩子,她難以充分地處理自己的傷痛,因此她很可能會將情緒壓抑,而這種情緒會浸沒於她的女兒、外孫(外孫女)共享的身體裏。你和你的母親會感覺到一種悲傷,它來自內心深處,這是你們三個人共享的一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