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1

事情尚未發生,沒有人知道會有多麼嚴重。就像海嘯前的幾秒,風過水麵,平滑如鏡。待一切都發生了,那就是生活。沒有如果,也沒有防患於未然。生活就是不間斷的發生。

2

淡定。

崖嫣側過臉去,淡淡的茫然在她眼中一閃而過,這時她看見了張豆崩衝她做出OK的手勢,這個手勢隻有她們兩個人明白:淡定。

她和張豆崩之間隔著一張課桌,但因是平行,她可以看見豆崩在課桌下的暗示。

講台上,蘭老師笑眯眯地合上手中的講義,又重複了一遍今天的堂上作文題目,《給父親的一封信》。課堂裏很靜,如果是其他班,通常是哀鴻遍野吧,但是培誠中學高二(2)班的教室卻可以漠然得沒有聲音,有的人呆看窗外,有的人翻白眼,但也絕不至於唉聲歎氣好讓老師有一種得逞的喜悅。

沒有閱曆的中學生誰不怕作文呢?蘋果、耐克、網遊、淘寶、星巴克、粉,同質化的生活,寫出來就是比誰更傻。包括一樣令人失望的父母,也是同質化的一部分。

培誠是重點中學,尤其高中難進,基本上都是掐尖生。據說校長每年都收到一抽屜的白條,他關掉手機,隱蔽家中根本不行,還是有人在他家門口坐等,所以學生錄取階段都是不知所終,全家人消失在茫茫人海。

所謂名校的高中生,人人一個虛張聲勢的小宇宙。這類人的特征,就是有一張與年齡不符的冷峻的臉,但也不過是外表狂妄內心幼稚的活標本。

培誠的校服是黑色的西裝,領子鑲有櫻桃紅格子布的滾邊,男女生一律白襯衣打底,隻是男生是紅格布領帶,女生是紅格布的蝴蝶結,外加紅格布的百褶裙。比起其他學校的各色運動服,給人鶴立雞群的感覺。但也不得不承認,注重細節也是名校的特色之一。

雖然是不那麼心甘情願,但是同學們還是懶洋洋地展開紙筆,開始搜腸刮肚。

蘭老師又開始強調,平鋪直敘,真實樸素。她總是說年輕人的寫作風格,不要病態地追求驚豔和華麗。這也和造房子一樣,基礎要打好,先要學會把事情說清楚,又說樸素的情感比較綿長,像《一件小事》《背影》這樣的文章最終能成為名篇,並不是堆砌詞藻的結果。

當然,蘭老師是語文老師,是班主任。

不過她跟同學們並不熟,是剛進培誠中不久資深的新老師。

這麼說一點都不矛盾,按照市裏轟轟烈烈的“跨世紀人才計劃”,蘭老師就像深山老林裏的人參娃娃一樣,被從北方挖到了南方,來了就先獎勵一套住房,又委任為高中部語文組的組長,聽說接機的時候連教育局長都去了,隻差沒鋪紅地毯。在人才高度流動的今天,我們這座偉大的城市也不甘示弱,把“咱就是有錢”發揮到了極致。什麼感情留人,永遠都是錢能召來金鳳凰。

就在火熱的羨慕嫉妒恨的氛圍中,蘭老師來到了培誠,直接進入高二(2)班,將帶領全班同學殺出一條血路,拿下最結實的高考率。

樹欲靜而風不止。早在蘭老師到來的前夕,名角還沒有亮相,鑼鼓點那叫一個密集。算是尚未現身江湖,卻已收獲鋪天蓋地的江湖傳說。最甚囂塵上的瘋傳,說蘭老師在當地就有“應試王”的美稱,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重金把這樣的人挖來是什麼意思?

由此,同學們對她開始魔幻現實主義,若她長得不像僵屍或吸血鬼,簡直就對不起同學們的想象力。

不過,紛紛揚揚的議論,通常都是以“沒有什麼特別”收場。

那天,蘭老師第一次跟同學們見麵就是這樣,沒有什麼特別。她四十多歲,長相周正,穿中式的衣服,就是棉布、盤扣那種,顏色記不清了,搭配幹淨利落的短發,雖說有點土裏土氣,但還是有她的個性氣場。

“我們終於見麵了。”這是她的開場白。意味深長。

接著,她麵帶肅刹地環視了教室一周,似乎在記住每一個同學的樣子。但顯然這樣的表情,表明她是不準備打親和牌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她的硬朗風格。果然,她正色說道:“我尊重每一個為了素質教育嘔心瀝血的前輩和同行,並且將跟他們一起摸索這條崎嶇而艱難的道路。”她的目光真誠並且堅定。

停頓了片刻,她又說道:“古往今來,主戰的人都是愛國的,簽訂和約的人都是賣國賊。但實際情況沒有那麼簡單,知道必輸還要打是悲壯,為國受辱其實也非常痛苦。總之我隻是不讚成意氣用事,不管是應試還是素質,目前的高考製度都是相對公平的選才方式,我也會盡全力把你們送進大學,這樣才對得起你們的苦讀和你們父母的花費。”

最後,她說道:“任何一個時代的教育製度都是有弊端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隻有你們去適應現行的教育製度,而不是反過來。請你們記住我這句話,不要抱怨,因為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