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偶遇(1 / 3)

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

夢魂驚,鍾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寒來暑往,鬥轉星移,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忽忽十八年已經過去。陽春三月,日暖風和。藍田輞川辛夷塢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穀,瀑布溪流隨處可見。蘭素心正坐在開滿蘭花小院的樹蔭下紡紗織布,大概坐得太久有些困倦了,又起身去給院子裏的蘭花澆水。不大一會兒,從門外進來一個挑著一擔柴禾,約莫十五、六歲年紀的少年。這少年玉麵朱唇,劍眉星目。一表人才,挺拔不群。雖著粗布素衣,卻是氣宇軒昂,落落不凡。

那少年進門喊道:“娘,我回來了。”蘭素心回頭迎了上去道:”吞兒,累壞了吧,先進屋去喝口水吧?“

這少年挑著柴禾放到牆根,回頭應道:“娘,我不累。”

這少年就是吳人聖與蘭素心之子吳吞,想當年吳人聖赴燕京參加幽州台武林大會一去不返,生死不明。蘭素心生出孩子後,見是男孩,就依著吳人聖走時留言,取名為吳吞。蘭素心含辛茹苦將吳吞小心撫育,轉眼間十多年過去,吳吞已經從繈褓的小孩子長成了大小夥子。蘭素心看著吳吞一天天長大,自是滿心寬慰。

吳吞自小乖巧伶俐,聽話懂事。趁著天色還早,他從屋子裏取出斧頭,將從山上砍來的木柴劈開,又拿到向陽地去曬了。

傍晚吃過晚飯,吳吞又將曬幹的木柴收在屋簷下堆成垛,以備下雨天生火做飯。此時太陽還未完全落山,趁著這空檔蘭素心又教吳吞讀書寫字。吳吞早就到了該上學讀書的年紀,可是蘭素心一個柔弱女子哪有能力讓孩子去上私塾,所幸蘭素心小時候讀過些書,也就勉強教吳吞識文斷字。

蘭素心問吳吞道:“吞兒,娘昨天教你文丞相的《絕命詞》,你背的怎麼樣了?”

吳吞回答道:“娘,我昨晚就背過了,我現在背給你聽,你看對不對。”蘭素心會心一笑道:“吞兒真聰明!”吳吞朗朗背誦道:“《絕命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娘,你聽我背的對嗎?”

蘭素心道:“吞兒,你背的好極了。當然讀書不光是要記住這麼簡單,更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你可知道這首《絕命詞》是誰人寫的嗎?”

吳吞道:“娘,這我知道,你不是說是文丞相寫的麼?”

蘭素心微微一笑道:“吞兒,那你可知道這文丞相叫什麼名字,他有什麼事跡?”

吳吞輕輕搖搖頭以示不知。

蘭素心道:“這位文丞相姓文諱天祥字宋瑞,他可是南宋朝的一位科舉進士。南宋末年,文丞相自籌糧餉,組織義軍抗擊元兵入侵,後兵敗被俘。在宋亡後,被囚四年,元朝統治者雖多方威逼利誘,但他始終大義凜然,拒降不屈,殉難於燕京,就義前在衣服上留下這樣的絕筆,故而人們稱之為《絕命詞》。”

吳吞聽了認真地點了點頭道:“娘,我將來也要做像文丞相一樣鐵骨錚錚的漢子。”

蘭素心看著吳吞,依稀有夫君吳人聖的模樣,不免悲從心來,潸然淚下。卻又不好在孩子麵前發作,強忍悲痛道:“這就對了,吞兒真是個乖孩子。娘再教你一首文丞相的《正氣歌》。”

吳吞興奮道:“好,好。”

蘭素心道:“《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蘭素心在前邊讀一句,吳吞在後邊跟著讀一句。如此反複幾遍下來,吳吞已經背的通熟了。蘭素心又開始給吳吞講這篇文章的意思。蘭素心道:“吞兒,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娘給你解釋?”

吳吞道:“娘,張良錐和蘇武節是什麼意思?”

蘭素心解釋道:“張良錐就是博浪錐,《史記·留侯傳》載,張良祖上五代人都是韓國的丞相,韓國被秦始皇滅掉後,他一心要替韓國報仇,找到一個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錐,在博浪沙伏擊出巡的秦始皇,但未能擊中。後來張良輔佐劉邦反抗暴秦,建立漢朝,被封留侯。

蘇武節就是出使所用的符節,《漢書·李廣蘇建傳》載,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堅決拒絕,被流放到北海邊牧羊。為了表示對祖國的忠誠,他一天到晚拿著從漢朝帶去的符節,牧羊十九年,始終堅貞不屈,後來終於回到漢朝。”

吳吞道:“張良和蘇武都和文丞相一樣是大英雄。”

蘭素心道:“是啊,吞兒可要向他們學習啊!”說完不知為何竟莫名其妙地一聲歎息。

吳吞問道:“娘,您怎麼了?您哪裏不舒服嗎?”

蘭素心皺著眉頭道:“吞兒,娘沒有什麼不舒服。娘隻是想吞兒你在一天天長大,可是娘讀的書有限,知識淺薄,不能再教給你什麼。娘又沒有錢不能送你去私塾讀書,你說這如何是好?”

吳吞道:“娘不用自責,您教給我的知識夠多了。”

蘭素心道:“吞兒,我看這樣,在過幾日便是四月四日曬書節,你就去外出去遊學吧!”

吳吞道:“留娘一個人在家裏,這可怎麼行?我看我還是不去了吧!”

蘭素心嚴厲道:“娘一個人可以照顧好自己。古人雲:大丈夫行千裏路,讀萬卷書。不出外交遊,怎知天地之大?再說你那爹爹自從你出生前出去就音訊全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你也好出去打聽打聽。”

吳吞驚道:“我爹爹?他在哪裏?”

蘭素心道:“十五年前你爹爹吳人聖跟一個叫翟長離的人去燕京幽州台參加武林大會,從那以後是生是死,杳無音訊。”

吳吞兩眼放光,一陣驚喜。道:“娘,太好了,我要去找我爹爹。”

蘭素心道:“你可得記準了,你爹爹叫吳人聖。世道險惡,人心難測,不要輕易與人提起你爹爹的大名。”

吳吞道:“娘,這些孩兒都記住了。”

蘭素心拿出一支形似人樣的蘭花交給吳吞道:“吞兒,你要好好保管這支紅門蘭,如果見到你的父親,你要把這支紅門蘭親手交給他,再轉告他,讓他別忘了回辛夷塢,我哪兒也不去,就在辛夷塢等他。”吳吞接過紅門蘭,看這紅門蘭花真像一個脫的精光,全身一絲不掛的小人兒,小臉立馬臊得羞紅。低著頭道:“娘,我見了爹爹怎麼好意思把這麼個玩意兒交在他手裏?”

蘭素心道:“吞兒,你看這支蘭花看起來像什麼?”

吳吞不好意思道:“像……像剛出娘胎的小孩子。”

蘭素心道:“沒錯,你可知道這種蘭花還有別的稱呼?”

吳吞搖了搖頭道:“不知道!”

蘭素心道:“這種花也叫裸男花,在最早出裸男花的地方有一種傳說,說如果一個男人喜新厭舊,負心薄幸,寡情少恩,那他來世就會變成這種祼男花,出乖露醜,遭人唾棄,最後枯萎凋零。”

吳吞道:“爹爹不會是這種人的!”

蘭素心歎了口氣道:“但願你爹爹不是這種人!”

四月初四日曬書節當日,吳吞便早早起床用過飯,帶著些盤纏告別母親外出了。

日暖風和,綠陰春盡。吳吞未曾出過遠門,看到一路鳥語花香,不免神清氣爽。縱馬疾馳,一路飛奔,行至忘憂穀,隻覺口中幹渴,渾身乏力。

吳吞駐馬望去,好一個忘憂穀,溝前溝後、山上山下,漫山遍野,都是繁花錦簇,一片花海。站在穀口遠望,似滿天繁星,在陽光照耀下,熠熠閃光,晶瑩奪目,無比耀眼。吳吞心想:此時倘若尋一片花蔭,坐在花蔭下靜靜發呆,美美享受,偶爾微風過處,便灑落片片杏花,讓人滿頭滿身都是,好似沐浴花雨一般,那當真是清香宜人,清爽無比,讓人心曠神怡。於是就在路邊找了一樹蔭下馬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