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史(1 / 1)

風從龍,雲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隻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裏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這便是元末明初時期廣為流傳的紅巾軍軍歌。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他和他的繼承人從窩闊台汗到蒙哥汗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朝等國,吞並了遼闊的土地,奴役了廣大的人口。蒙哥汗去世後,阿裏不哥與忽必烈爭奪汗位,導致大蒙古帝國分裂。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南宋滅亡,元朝統一中國。

元世祖忽必烈將境內之人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在征戰之中,大量土地和牛馬被兼並集中於蒙古貴族、官吏和寺廟,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至元朝後期,宗室爭奪帝位,在二十五年中換了八個皇帝,官場奢侈腐敗成風,貪汙賄賂,賣官鬻爵,社會貧富不均,全國災荒連連,民不聊生。

至正十一年韓山童、劉福通等效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山童恐眾人不號召響應,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隻因怕被元庭斬草除根故隱姓埋名換姓為韓山童。劉福通自稱為南宋名將劉光世後代。在永年白鹿莊聚眾三千人,殺白馬、黑牛立盟起義,以紅巾為號,所部稱“紅巾軍”,擁韓山童為明王。隻因不幸事泄,韓山童被元庭官兵殺害,劉福通帶其子韓林兒突圍,逃往武安山中。至正十五年,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各地民眾紛紛響應,其中主要有由韓林兒、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和由徐壽輝、彭瑩玉、朱元璋各自率領的紅巾軍,這幾支紅巾軍不相統屬,分別立國建號自擁政權。至正二十三年二月,朱元璋挾製小明王而號令群雄。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統天下,建立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