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康生畢竟是一個政治場上的高級投機商,狡猾透頂,文集雖然印出,但並沒有向下發。他做了兩手準備,為自己留了一條退路,因為他知道,古今中外,威高蓋天的人,往往都以悲劇收場。果不其然,康生的老謀深算應驗了。1971年“九一三”,林彪劫機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康生嚇出一身冷汗,他立刻下令將儲備的數以萬計的《林彪文集》神不知鬼不覺地送進紙漿廠,銷贓滅跡。可見康生這個大陰謀家完全是一個投機慣犯,他隻知為非作案,玩弄政治陰謀,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真相大白之時,他卻默不作聲,銷聲匿跡。
在康生一生的政治投機中,因為他陰謀多變,從來沒有自始至終的死黨,相比之下,他同江青合作的時日最長。首先是介紹江青入“龍門”,接著又在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審幹中袒護江青的被捕曆史,保駕江青安然過關。隨後,又陰謀策劃,讓從蘇聯歸國的賀子珍永遠離開毛澤東身邊,又一次保了江青的“大駕”。在“文化大革命”中,整倒劉少奇後,康生又在令江青極為嫉妒的王光美身上打主意,給王光美定了個“特務”的罪名,替江青射了一支“複仇之箭”。這一切都十分討得江青的歡心。江青的感激之情自不待言,將康生尊稱為“智多星”和“大恩人”,經常給康生通風報信,或一旁美言。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後,林彪集團徹底垮台,康生就像一個賭棍,將賭注輸得精光。他受到如此大的打擊後,便重病纏身。既然自己不能親自出馬,隻好將最後的寶押在江青身上,傾力死保“女皇”,盡“顧問”之職,尋找新的靠山。黨的“十大”之後,重病在身的康生,積極推行“保江組閣”的策略,本指望江氏王朝裏能塗上更多的康氏色彩。但事與願違,他們苦心經營了八年的鬥爭即將成功之際,康生正在焦急等待上演的“好戲”,被“癩狗扶不上牆”的“四人幫”給演砸了。這對於康生這個大陰謀家來說,真是有十二分的不甘心。“真是太不爭氣了,這樣的大好形勢,即將毀於一旦”。康生感歎之餘,也為自己的來日做著新的打算。
康生通過最後權衡利弊,已感覺到形勢對“四人幫”不利,秘密叫來了唐聞生、王海容,揭發了江青、張春橋“叛徒”的醜惡曆史,詳細地說出了證明材料,並叫她們原原本本地轉達上去。康生當時身為黨的副主席,直接掌握中央組織部,他不向組織揭發,也不向中央提出,而是采取這麼一種方式來“立功”,其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消除黨的禍害,而是為了保自己。
康生,一生狡黠,詭計多端,他的賭注都是押雙寶,而且是押在最保險的方位上。玩弄權術,他可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世外高人”。但臨死之前,還最後施展的投機鑽營,恐怕連江青都想象不到,自以為是的中國至高無上的“女皇”卻被自己的“大恩人”給秘密出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