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13日,在工人體育場,周恩來、陶鑄、葉劍英、賀龍、徐向前、陳毅等人與8萬多軍隊院校學員見麵,陳毅第一個上台發言,這是11月份以來,他出席的第四次群眾大會。在會上,他說:“我今天在這裏講話,我就不是我字當頭,如果我字當頭,最好我不要來講。我來講,講得不好,惹起麻煩,馬上就要跑到外交部來揪你、找你、抓出來。要澄清問題,那怎麼得了啊……今天,你們大家給我這個機會,我還是勇敢地來講……大家不是要作路線鬥爭嗎?我們完全歡迎大家來作階級鬥爭,但要學會搞不要亂搞……如果沒有學會,這個損失很大。啊,你這個陳老總,今天在體育場,就是給我們潑冷水,唉,潑冷水是不好的,可是有時候有的同誌頭腦很熱,太熱了,給他一條冷水的毛巾擦一擦,有好處。……我說其他的恐怕不能講,沒有什麼資格可以講話,但是在你們青年人麵前,我犯錯誤比你們多,這一點我有資格講話,你們沒犯過我這麼大的錯誤。”
在講話中,陳毅還嚴厲批評了學生衝中南海、占領國防部的舉動,反對“越左越好”的做法。這是“文化大革命”以來,學生們首次聽到的係統的、嚴厲的、毫不拐彎的批評,台下議論紛紛、掌聲陣陣,陳老總的講話太好了,他講出了不少老幹部想說又不敢說的話。
四位元帥的講話惹惱了“中央文革小組”,北京街頭小報登了這樣一條消息:王力說:“這次不批倒四個老帥,就準備上斷頭台。”
陳毅對此毫不懼怕。小小王力,能神氣到什麼程度?!
11月下旬,來北京上訪的工人劇增,周總理決定在工人體育館召開一次工人大會,以說服串聯工人迅速返回原地抓革命促生產,請陳毅講國際形勢,陳毅在會上號召工人們盡快回到原地狠狠抓革命、狠狠促生產。
第二天,北京的街頭就貼滿了打倒陳毅的大字報。
形勢日益嚴重。
1967年1月5日,上海造反派相繼奪取報社和市委大權。9日,《人民日報》全文轉載了《文彙報》、《解放日報》上刊載的奪權宣言。12日,《人民日報》套紅刊登了中央發給上海造反派的賀電。陳伯達、康生、江青也輪番接見造反派,集中宣傳奪權!奪權!
陳毅無法阻擋奪權的風暴,但是,他還是政治局委員,還是外交部長,他還可以在自己能夠管轄的範圍內,盡量地減少損失。
外交戰線上的混亂局麵還在發展,而且波及駐外使領館。為了國際影響,2月5日,陳毅批送周恩來一份電報。電報中明確指出:內外有別,駐外使領館一律不準搞“四大”(即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周恩來呈送主席。2月7日,毛主席簽發了這份電報,即外事口的“二七”指示,從而穩住了駐外使領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