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陳雲想了解江西的生產形勢,就給省革命委員會主任程世清寫了一封信,要求到下邊的單位去看一看。其後,由江西省革命委員會辦事組安排,陳雲到江西洪都機械廠、南昌鋼鐵廠、氨廠、電纜廠、汽車廠等工廠,南昌菜市場、百貨公司、南昌第19中學作了參觀和調查。還到南昌以外的新餘縣、萍鄉市、南昌縣去看了看。在萍鄉煤礦,65歲的陳雲戴上安全帽,坐電梯下到幾百米的深處,看望了在采煤第一線的煤礦工人。
除了下去調查,陳雲在江西最多的時間是用在讀書上。他從北京來江西時,帶了三箱子的書,其中有:《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全集》、《斯大林文選》、《毛澤東選集》、《魯迅全集》等。這些書,有些過去讀過,這次重讀;有些沒有讀過,這次補上了。
林彪葬身大漠,陳雲感慨萬分:“這個人竟然幹出了這樣沒良心的事……”
7月,陳雲曾短期回了一次北京。不久,國內形勢突變,中共中央在江西廬山召開九屆二中全會,原定是討論修改憲法草案和第四個五年計劃,但林彪集團卻借機發起進攻,製造出一場新的風波。陳雲因為還是中央委員,被通知前去參加。由於身體不好,他便住在山下的九江南湖賓館,隻是召開全體大會和華東組大會時才上山參加。也許因此,他有幸躲開了林彪與江青兩個集團的爭鬥引起的株連。而有不少老同誌,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貿然表態,結果又遭到事後占了上風的江青集團的批判。毛澤東發表《我的一點意見》後,形勢才開始明朗。9月3日,陳雲在華東組大組會議上發言批判了陳伯達,指出陳伯達在曆史上就是個偽君子,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貫靠幾本書嚇人,和王明一樣。回到廠裏,工人們看到報上公開了九屆二中全會公報,猜到陳雲也去開了會,便請他講一講會議精神。陳雲搖搖頭說:“你們別問我,去問程世清。”這句話不僅是因為程世清是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應該由他來傳達;而且也話中有話。程世清是林彪的黨羽,在廬山上,他參加了林彪策劃的陰謀,會議的內情,程世清當然比陳雲清楚得多,確實應該問他。
廬山上的這場鬥爭一年之後終於有了分曉。1971年9月13日,林彪、葉群等人乘坐“三叉戟”倉皇出逃,葬身於外邦大漠。消息傳到基層,已是半個月後的國慶節之後了。然而作為中央委員的陳雲,竟然還是從基層黨員幹部那裏聽來的再傳達。那天,馬駿在廠裏聽到傳達林彪叛國投敵的文件,急忙騎車趕到陳雲住處,告訴了他。陳雲沉思片刻,說道:“這個人竟然幹出了這樣沒良心的事。”一會兒,他又感慨地說:“林彪比我還小兩歲呢!”解放戰爭時期,陳雲和林彪曾在東北共同領導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鬥爭,可以說,他對這個能打仗、沉默寡言的小個子是有很深印象的。曆史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真是沒有人能預料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