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人類低穀(1 / 2)

服務員又端上幾盆菜,大家邊吃邊聽忽達爾說話。

“三星係統是有三顆恒星的星係,雙星係統是有兩顆恒星的星係,目前,離蒼海星最近的就是D7星係,有4.28光年距離,有一顆恒星;距離第二近的是D8星係,有6光年,是三星係統;第三近的是D9星係,有6.8光年,是一星係統;第四近的是D10星係,有7.2光年,是雙星係統;第五近的是D11星係,有8.1光年,一星係統;第六近的是D12星係,有8.9光年,一星係統;第七的是D13星係,有9.5光年,一星係統。”

忽達爾拿起飲料,向大家舉起杯,一起喝了起來。

於強誇道:“不愧是天文係的,記得很清楚。”

忽達爾擺擺手:“我以後是靠這吃飯,這基本的東西說不好會被人笑掉大牙。”

忽達爾繼續說:“人類可能在這十光年過來,也有可能是更遠的地方過來的,幾十光年,上百光年,這都說不定。即使是最近的4.28光年,用我們最快的飛機,假設可以在宇宙中飛行,不考慮加油等條件,我們需要至少百萬年才能到達D7,而我們現在連太空都上不去,大家知道差距吧。”

牛恩感歎道:“人類的技術太強大了,我們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追上。”

於強搖搖頭說道:“追上不大可能,又過去了50萬年,他們的技術肯定更好。除非他們技術停滯甚至倒退了,比如遇上了類似人類低穀這樣的極端事情。”

“人類低穀是人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如果沒跨過這一步,人類從此喪失了前進的動力,也就不會有星際時代的到來,更不會有享哈兔文明的崛起。”

牛恩點點頭,“於強說的是,我現在有點明白,部落為什麼要把這本書作為第一本發出來,是為了借鑒教訓,給我們敲響警鍾。”

文文說道:“人類低穀最根本源頭是環境汙染問題,工業革命興起後,大量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大量廢氣排放在大氣中,包括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排放,這些氣體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其中二氧化碳、甲烷被稱為溫室氣體,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吸收地麵發出的紅外線。與此同時,大氣對地麵起到保溫作用,向地麵進行逆輻射,地麵就會升溫,這就是溫室效應。”

忽達爾說道:“正是溫室效應,在幾個世紀中,天星全球變暖,造成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麵上升,引發了各種自然災害,想挽救時已經來不及。”

“此後的一二百年,是人類最悲痛的時期,災難引發的悲劇不斷上演,風災、火災、水災連接不斷,經濟損失難以估量,人口從七十多億直接銳減到四十二億,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倒退,曆史上稱這一時期為'人類低穀'。”

牛恩說道:“說到災難,有段文章我記得很清楚,是這樣寫的:最著名要數世元31116年,一場颶風在北美洲爆發,直接卷走了十幾萬人的生命,西哥國的總統夏利爾沉痛地說:'在大自然麵前,我們隻是軟弱的羔羊。我們曾經從大自然中奪走了一切,今天,大自然給了我們無數倍的報複。我們知道錯了,我們將用自己的力量為大自然做些彌補,但願能為子孫後代贏得一線生機。'”

海平麵上升,造成海洋線不斷向陸地侵占,也給陸地的淡水資源進行了滲透,淡水中的鹽成分明顯升高,為了喝水,人類隻能使用淨水裝置進行過濾,同時,氣溫的升高從陸地吸取水分,寶貴的水資源越來越水,使不少缺水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淡水缺乏。為了水資源,國家之間進行連年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