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突重圍凱旋而歸(2)(3 / 3)

8.德國聯邦情報局和聯邦憲法保衛局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是德國的反間諜機構,屬內政部管轄。下設基本法問題處、反間諜處、秘密保衛處、反右翼激進分子處、反左翼激進分子處等部門,其總部位於德國科隆市郊的埃倫費爾德。

它的主要任務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偵破國內的間諜、特務、顛覆、破壞、暗殺等活動,並參與製定各項保密製度和措施以及對身居要職的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政審工作。1972年8月以後,監視外國秘密情報機關和外國激進團體在聯邦德國的行動也納入該局的職責範圍。恐怖活動和新納粹活動的威脅增加後,該局又增加了這方麵的國外防衛任務。

聯邦憲法保衛局采用非常現代化的技術設備開展工作。設在總部的一台“納迪斯”巨型計算機具備極高的儲備信息的能力,可以極為精確地檢查各管理局的所有卡片。1976年就是通過這台電子計算機查出了潛入聯邦德國的15名間諜的,一天之內就將這15名間諜全部緝拿歸案。

德國聯邦情報局簡稱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的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

9.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和國內情報局

法國最大的情報機構——對外安全局(DGSE)將總部設在巴黎第20區的莫蒂埃兵營裏。第20區屬於巴黎最偏僻的地區,這裏的樓房多數是單調的住宅,DGSE總部選在這裏就是為了保密和便於開展情報搜集工作。DGSE的工作人員和外國間諜都將莫蒂埃兵營稱作“遊泳池”。

法國國內情報局由原反間諜機關“領土保衛局”和負責普通國內安全情報工作的“普通情報局”合並成立。承擔的主要任務有反間諜、反外國勢力幹涉、反恐、保護國內財產和經濟安全、監視通過暴力顛覆國家的各種危險行為。

附錄二:中國潛艇

1954年6月19日,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海軍獨立潛艇大隊在琴島成立。他們先是接收了2艘前蘇聯M級老式小型潛艇,將其命名為“新中國11號”和“新中國12號”,隨後又接收了2艘前蘇聯“斯大林”級(C級)中型潛艇,將其命名為“國防21號”和“國防22號”,並開始執行遠航巡邏警戒任務。

1956年3月,中國裝配製造的第一艘W級潛艇下水。1957年10月驗收入列。截止到1963年,中國共生產了21艘W級潛艇。W級是新中國生產的第一型潛艇,在我國被稱為6603型潛艇,後改名為03型潛艇,它是我國常規潛艇的鼻祖。

中國海軍R級033常規潛艇:1963年8月,中國仿製的第一艘R級常規動力攻擊潛艇下水,1965年9月驗收入列,代號033型。

G級(031)彈道導彈常規潛艇:中國仿製的第一艘G級常規動力導彈潛艇於1964年9月下水,1966年8月入列,代號031型。

中國明級常規潛艇:1969年10月,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常規動力攻擊潛艇開工建造,1971年7月下水,1974年4月交付海軍潛艇部隊使用,代號035型(明級)。這標誌著中國常規動力潛艇由轉讓製造、仿製生產走向了自行設計研製的新階段。

中國版巡航導彈潛艇——033G級潛艇:33G1型潛艇是中國第一艘發射飛航式導彈的常規潛艇,也是唯一的一艘水麵發射飛航式導彈的潛艇(舷號351),所加裝的導彈是C-801反艦導彈。

中國海軍宋級常規動力潛艇: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武漢開始製造另一級全新的潛艇,命名為039宋級,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039A,它被稱為元級。元級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參考了基洛級和阿穆爾級的設計,具有現代化水平。

091型漢級潛艇:1968年11月,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開工建造,1970年12月26日核潛艇下水,1971年8月23日首次深潛試驗成功,1974年8月1日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命名為“長征1號”,代號091型(漢級)。從此,海軍潛艇部隊進入了擁有核潛艇的新階段,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092型(夏級)潛艇:1981年4月,中國第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下水,1983年8月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代號092型(夏級)。

中國全新的093級核攻擊潛艇和094級戰略核潛艇,由於還沒有解密,具體性能不得而知。094級被西方認為是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