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2 / 2)

這一圈打的是機關槍,一梭子掃射一大片,涉及的雖然大多是些無關緊要之人,卻可以讓你未曾上任先得一個好名聲——黃一平這人不錯,當了縣委書記懂禮節、沒架子!

市委、市府的班子成員,自然是黃一平關注的重點,而且必須區別對待、有的放矢。當然啦,這些重點人物中間,又有特別需要關照的重中之重,更要做到滴水不漏。

譬如市長秦眾,在黃一平需要重點拜訪的人中,列在首位。

黃一平與秦眾之間,平常客處客交,往來很少。

想當年,為了幫助馮開嶺競爭市長,黃一平通過大學同學的酒後失言,發現並緊緊抓住秦眾著作抄襲的軟肋。馮開嶺親筆給秦眾寫了一封信,立即收到讓對手封口噤聲的奇效,排除掉這個強勁競爭對手。那次事情的處理,雖然是在馮、秦兩人間展開,黃一平不過擔任了信使角色,大家表麵也都不動聲色,可是秦眾無奈主動收兵,等於不戰而敗,內心裏必然對馮開嶺有所忌恨。按照正常邏輯,他對馮開嶺的仇恨,難免會殃及黃一平這個當年的馮氏親信。何況,憑借秦眾的過人智慧,不難推斷此事與黃一平有關,至少懷疑他是重要知情人。彼時,秦眾不過是一位普通副市長,如今已然躍升市委副書記、市長,貴為陽城二號首長。不難想象,倘若市委書記廖誌國一旦外調或升遷,秦眾必定是執掌陽城的不二人選。由此,黃一平必須有所表示,即使無法完全解開當年馮氏舊結,起碼也要部分解除秦眾的懷疑與忌恨。

“秦市長,我雖然沒有直接跟過您,可對您的人品、學識、能力一直非常敬佩。現在我要下去任職了,希望得到您的批評指教。”黃一平語氣謙和,態度誠懇,刻意隻在沙發上擱了半個屁股,而且馬上掏出了筆記本,拿出一副聆聽教誨的架勢。

“哈哈,一平客氣了,我對你談不上什麼批評指教。別看我現在是個市長,其實也還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這一生最大的不足和遺憾,就是沒有像你一樣做過秘書。別看我身邊也有秘書,可畢竟用秘書和做秘書是兩碼事。你做秘書這些年,先是幫馮市長做過很多事,後來又為廖書記服務,做得都不錯。有了這樣豐富的經曆,下去做個縣委書記綽綽有餘。怎麼樣,現在同馮市長還有聯係嗎?”秦眾笑眯眯的樣子,給人一種寬厚的感覺。可是,眼鏡後邊的雙眸不時有寒光閃過,令黃一平感覺心底一顫。

秦眾最後這個問號,驅動了黃一平大腦中所有的馬達。是回答有聯係,還是說沒聯係,這是一個兩難卻又不可回避的問題,而且還得馬上回答,不能讓對方感覺刻意、生硬、作假。

“有聯係,前兩天還到陽江看了馮市長哩。我每次遇到馮市長,他都希望我要好好向您學習,說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專家、學者型領導,綜合素質出類拔萃。當然啦,提到做秘書,我還真得感謝馮市長,他本人從秘書成長起來,也是個非常嚴謹的領導,他教會我很多東西,包括怎樣麵對挫折、委屈。記得當初我跟他時,對他還有些誤解,總覺得他對我這個秘書好像不太信任,相互之間有距離。現在回頭看看,倒是感覺領導與秘書間保持一定距離,不僅不是什麼壞事,而且有利於工作和個人的發展。”黃一平的一番話,經過了縝密思考,包含的信息量也很大。

他的這番話,看似模糊,實則清晰。通過這樣的回答,至少傳送出兩個重要信息:馮開嶺對你秦眾,內心還是佩服的,足見論文抄襲之事不複影響。我黃一平同馮開嶺之間如今有聯係,過去有距離、甚至誤解,他的很多事,我這個秘書並不知情。至於在秦眾那裏是否起到預期效果,黃一平也就無法顧及了。不過,黃一平離開時,秦眾態度明顯友善許多,拉著他的手握了又握,還讓他有空常來坐。這讓黃一平鬆了一口氣。

於樹奎那裏,也需要重點拜訪。

對黃一平來說,於樹奎是自己的前任,過去因為廖誌國與“三劍客”之間的矛盾,自己不得不參與進去,同於樹奎有過種種鬥法。所幸的是,在處理海北出租車事件時,他的角色扮演得不錯,送給於樹奎一份大禮。這次於樹奎做了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人情賬主要記在廖誌國與卜國傑們身上,卻也沒有忘記自己這個牽線與背後幫忙者。即便如此,現在自己頂了他的位置,除了正常的工作交接,私下裏理當也要有所交流。這種交流,說是彼此交底、托付也好,算做自己這個後來者向前輩請教也罷,總之是不能免除的一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