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番思量之間,黃一平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大約四十分鍾左右,卜副省長夫人、女兒、女婿同時將蘇婧婧送出來。從賓主勾肩搭背的架勢看,客人受到了異乎尋常的熱情接待。
離了卜副省長家,再奔梁副書記府上,於黃一平可謂輕車熟路。
黃一平雖然同梁副書記一家很熟悉,平時也常與廖書記上門,可今天蘇婧婧是來送禮,而且又是分量貴重之物,黃一平還是婉拒了蘇婧婧的建議,沒有跟著進去。
車上,黃一平依然沒有收住剛才的思緒。他想:梁副書記與廖誌國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難道僅僅是展現在大眾麵前的那樣簡單麼?
不錯,在N省官場上,很多人都知道,蘇老主席當年身居要職時,曾經幫助、提攜過梁副書記,對後者有過知遇之恩。那麼,梁副書記後來幫助廖誌國,就有了報答的意思。但是,這個報答,同時也被人們解讀為仗義,解讀為人品好、不忘本,從而為梁副書記在官場上贏得一個好的聲譽。據說,曆次梁副書記的升遷,這一條都曾經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幫他掙得不少票數與分數。也因為這個緣故,使之得到廣大陽江籍官員的擁戴。因此,梁副書記對廖誌國的好,至少應該算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局麵。另外,過去較長一段時期,梁副書記與卜副省長處於明顯的競爭關係,而廖誌國同後者關係的不睦,除了“三劍客”這一因素外,主要就是有梁副書記的介入。現在想來,很多有關卜副省長如何反對、製約廖誌國的情況,都是從梁副書記那兒獲得。其中有些話,雖然不是由梁副書記直接講,卻大多出自梁夫人或秘書之口。由此是否可以推斷,從某種意義上說,梁副書記在與卜副省長的爭鬥中,也在利用廖誌國這一外力呢。事實上,廖誌國利用海北出租車事件對卜國傑的打擊,自身獲益固然是一個方麵,梁副書記不也是另一最大得益者麼?還有,梁副書記說起來對廖誌國幫助很多,可是,後者也一直在設法回報哪。自從五年前黃一平跟了廖誌國,就其耳聞目睹所及,逢年過節或是梁副書記家的婚喪喜慶,廖家從來都出手不凡。別的不談,就說眼下,蘇婧婧送上的這份厚禮也足夠分量的了。由此而論,梁副書記與廖誌國之間的關係,還真是無法用一兩句話說清楚。
如此一番反思,黃一平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官場,很多時候並不能按常理、常情思維。有時,情感、友誼、利益、利用等等,很難說得明白、分得清楚。敵人、朋友之類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時可能相互轉化。像自己這種所謂性情中人,古代闖蕩江湖倒還可以,立足當今官場恐怕還需大力改變。
不知不覺間,時間過去一個多小時,蘇婧婧也終於完成使命,歡笑著步出梁府。
黃一平與蘇婧婧離開省城時,已經很晚了。
也許是跑了一晚上累了,或者親手送出鍾愛之物有些不忍,蘇婧婧路上不再多話,黃一平也隻好專心開車。
途中,路過服務區時蘇婧婧下車洗手,黃一平忍不住摸了摸那隻手袋,裏麵除了化妝用品,卻是空空蕩蕩。顯然,那兩隻貴重戒指連同精美的包裝盒,全部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