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巫術裏麵出政權
巫師也許是世界上古老的職業,古老到什麼程度呢?遠古時曾經有過“家為巫史”的情況(就是人人都會玩兩手巫術,很有點“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光景)。(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不過嚴格點說,那時人們運用巫術就像我們現在吃飯、握手一樣平常,還不能叫職業。家常菜人人會做,但也有好壞之分。巫術也是這樣,用得多了,就有高下之分。比如,巫師甲預測一天後下雨,巫師乙預測三天後下雨,結果一個月後下雨了,因為乙的預測最接近,大家就說乙的巫術最靈(這在當時很正常,有人管它叫原邏輯)。那時候,巫師都是由高層領導擔任的。酋長和高層貴族組成了部落的最高統帥部,實際上也可稱宗教事務部,因為那時候的大事也就是巫術和打仗兩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如果哪位巫術玩得純熟,而且打仗勇猛,眾人肯定會推舉他做酋長,絕對依照“專家治國”的原則。正因為巫師都是當時的精英分子,所以後人追憶巫師的光輝形象時,說他們“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意思就是說巫師們都是智商極高的,而且有千裏眼、順風耳,能準確地預測未來的吉凶。當然,這種追述還要加上許多道德評價才能打動人。
所以,最早的職業巫師其實就是咱們那些最早的有名有姓的老祖宗。黃帝、蚩尤,都是把巫術練到頂級的巫師。在黃帝蚩尤大戰中,蚩尤作法請神下雨,黃帝則驅動旱神天女止雨。蚩尤鬥法失敗,於是被殺。這是典型的巫師鬥法!倒真驚天地,泣鬼神。更重要的,這一仗決定了我們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而不是“蚩尤子孫”。
其他能在史書上留一筆的上古賢君賢臣,多半也都有巫術絕活。據說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步伐——禹步,有點類似我們在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八卦掌、八卦拳之類的步伐。很多專業出身的道士們在作法時都會這些招數。這套“淩波微步”被後來的道士們奉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比之少林寺的《易筋經》亦未遑多讓。商湯為了求雨,要點火自焚,有人說這是裝樣子,但如果不是大家公認他是全國最好的巫師,他即便想作秀也沒機會。傳說時代是巫師的黃金時代,到了有實物、文字證據的時代,巫師就不太靈光了。商代家大業大,國王要高瞻遠矚,政治活動越來越重要,宗教事務就分別交給手下人去打理,分工也越來越細。於是就有了專門整理巫術檔案的(史),有了專門負責禱告的(祝),有了專門負責整治王八的(卜);真正原始意義上的巫師,隻負責跳舞求雨一職。更慘的是,當時盛行“暴巫”,天旱時把巫師放在烈日下暴曬來感天動地求得雨水。做巫師做到這個份上,簡直是失敗中的失敗。
當然也有混得好的,比如巫賢,在商王太戊時,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總的看起來,宗教事務部已經降格為宗教事務局了。不僅如此,興致高的商王還經常越級指揮,親自參與占卜活動,一會說這塊龜甲的洞燒得不好,一會說我來看看明天下不下雨。而且還要收版稅,所以在甲骨文裏經常見到“王占曰”的字樣。順便說一句,那時的王八可能真的很大,以至於幾百年後春秋的鄭靈公收到一隻王八,就敢把滿朝文武都請來開“王八宴”。
(二)藍領工人
周代出了個周公,喜歡“以德治國”。巫師們文化程度不高,日子就更難過了,根據《周禮》記載,卜、祝、史的爵位都是下大夫,而司巫及男巫、女巫的爵位隻是中士,已有淪為官府小廝的趨勢。
國營的日子難過,但集體和私人小企業卻異常興旺。民間巫師在春秋時期非常活躍,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左傳》中提到的民間巫師很多,如衛巫、針巫、梗陽之巫、桑田巫等,在本國都是不出十大傑出人物之列的。預測人的生死壽夭、國家的戰爭勝敗,簡直是一碟小菜,有時準確程度甚至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公元前555年,晉國的荀偃想討伐齊國,一時不知成算如何。有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和晉厲公打官司,當庭敗訴,被晉厲公用戈把腦袋砍了下來。過了幾天,荀偃在路上碰到了梗陽的巫師皋,於是把夢的內容告訴巫皋,請他給自己搞個精神分析。巫皋說:
“看來您今年是死定了。不過如果跟齊國開戰,倒是必勝無疑。”
果然,晉國率領一幫同盟軍把齊國打得落花流水,而荀偃果然在回師途中病死了(《左傳》襄公十八年)。
這還不是最神的,早些時候的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夢見有個大鬼闖到宮裏來追殺自己,還說是奉了天帝的命令。醒來後他請桑田巫預測吉凶,桑田巫說:
“您恐怕吃不到今年的新麥子了。”
晉平公當場就病倒了,再派人到秦國去請專家門診,結果專家說已經病入膏肓,沒治了。得,安心等死吧!沒想到,六月初六這天,新麥子送來了。晉景公登時神清氣爽,叫人把麥子煮好,然後把桑田巫抓來殺掉,死前還讓他最後再親眼看看新麥子。殺了人之後,晉景公正準備安心享用宮廷煮麥子,突然肚子痛要方便,也真邪門,他就在方便的時候掉進宮廷廁所裏淹死了,還是沒吃到新麥子。(《左傳》成公十年)桑田巫雖然死了,但是他用生命捍衛了自己的預測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