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要在辦公室之外的環境下提高效率的朋友們,這本書將成為你的向導。倘若你是名學生,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學習時間,在學業有成的同時還盡情享受大學生活,或者,你是位自由職業者,逃離了辦公室,希望充分利用空閑時間,抑或者,你是位野心勃勃的創業家,希望壯大業務,卻又不想成為工作狂,那麼,這本書便是寫給你的。
不過,即使你整日坐在辦公室,當你在業餘時間裏開展些小項目時,本書的內容也將派上用場。尤其當你出於自娛自樂或創造收益的目的,決定開啟副業時,本書將助你一臂之力。因為這時你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其他的工作上,如何在副業上獲得高效率就至關重要了。
之前,看到互聯網上雜亂無章地堆積著成百上千篇有關提高工作產量的文章,我便萌生了寫這本書的想法。盡管網上這方麵的內容十分豐富,但大部分都是針對傳統工作場所的。對於常規工作而言,網上的那些迅速提高工作效率、縮減工作時間的方法,實際操作起來絕非易事。
如果,你一反常規,開創了自己的事業(或者將來某天成為創業者),那麼這本書便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在家工作,掙脫禁錮
我將在書中與大家討論一個基本觀點:離開了辦公室的環境,便該拋棄辦公室裏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一份工作的限製條件往往決定了工作環境。大多數雇主都會考慮下列問題,從而產生了對你的限製條件。不過,你若不是循規蹈矩的人,自然不受這些限製。
·薪酬
就薪酬的衡量標準而言,相較於按實際工作量付酬勞,按小時數付薪,或者提供固定工資,要容易得多。
·辦公空間
辦公樓的空間通常有限。因此,辦公隔間的空間越小,越有利於有效管理上百號職員。
·規定工作時間
一份工作通常有這樣的時間約束:不可遲到,下午5點以前不可早退。即便是時間比較靈活的公司,在辦公室這種環境中,職員們仍不由得感受到壓力,時間上也不能太過隨意。
·政策
管理層通常看重公司整體的秩序,而非個人的創新。因此,為了以大局為重,管理層有時寧可壓製一個新的想法,也不願看到公司陷入混亂。
·上下班交通狀況
交通永遠是個限製因素。這一點就無須多言了吧?
本書主要圍繞如何走出辦公室隔間,跳出思維定式,在非傳統型的工作環境中創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告別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離開你的辦公桌,試著躺在吊床上工作。按工作成果計算酬勞,而非工作時長。中午之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量。對於辦公室環境而言,這些都是不可饒恕的罪過。而如今,這些選擇卻能給你帶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