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這些理論還無法提供有關彙率決定令人信服的見解,但是對於影響彙率變動的各種因素卻研究得比較透徹。
從短期來看,影響彙率波動的因素很多,如經濟數據的公布,心理預期,政治因素,以及國際短期資本的流動均會使得彙率發生劇烈的波動。而從中長期來看,影響彙率變動的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狀況、經濟增長率、利率差異、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通貨膨脹率差異。
1.國際收支狀況
這是影響彙率變動的最直接的因素。如果一個國家的商品和服務的出口額比進口額多,出現貿易順差,相應這個國家掙的外彙就多,花的外彙就少,也就是外彙供給多,需求少,這時,外彙的價格——彙率自然要下跌,該國貨幣也就相應升值。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商品和服務的出口比進口少,出現了貿易逆差,相應掙的外彙少,花的外彙多,外彙供給少,需求多,這時,外幣彙率自然會上升,該國貨幣麵臨著貶值的壓力。
2.經濟增長率
如果一國的經濟能夠持續增長,就表明該國的技術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將得到增強,出口創彙能力也能夠穩步增長,順差將會積累,外彙供給將顯著增加,也將逐步擺脫經濟增長初期外彙不足時的“外彙饑渴症”,該國的貨幣將逐步升值;與此同時,持續的經濟增長表明該國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和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這將吸引大量的外資進入,從而使得資本賬戶出現順差,使得貨幣的升值態勢進一步加以強化。
3.利率差異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各國之間的資本流動越來越自由。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那麼在該國存款的收益將高於其他國家,從而能吸引國外資金流入,外彙供給增加,進而本幣升值;反之,當利率下降時,本幣將貶值。因此有些國家在國際收支出現赤字而本幣貶值時,就會提高本國的利率,以吸引外國資金流入,從而解決本國貨幣的貶值問題。當然,這隻是一種選擇而已,還有很多國家甚至放任本國貨幣貶值,以增加出口。
4.財政和貨幣政策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往往會使得本幣升值,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使得經濟出現通貨膨脹,本幣將可能貶值,但同時,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有可能使得經濟出現較快的增長,外資也有可能大量湧入,本幣有可能升值,所以最終的效果要看這兩種政策綜合的影響。
5.通貨膨脹率
如果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較高,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貨幣購買力下降,相對於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自然有貶值的壓力。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比其他國家低,其貨幣就有升值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