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者承認的,本書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並沒有嚴格區分外交鬥爭和政治、軍事鬥爭,對三國外交戰略和戰術的分析概括也略顯簡單。另外,還需要提醒讀者的是,雖然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治實體各有各的地盤、軍隊和居民,互不隸屬又相互承認,它們之間的交往具有典型的外交的特征,但它們都是秦漢統一中國的曆史前提之下出現的,又都以實現中國的統一為最終的戰略目標,而且後來三國又在不久之後重新成為一個統一國家。這又與一般國家的外交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本書不失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外交史作品。
中國的外交有幾千年的曆史,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傳統,有不少知識和傳統一直影響到當代中國的外交。相信張程的這本《外交力:三國的深層邏輯》會豐富對這一曆史時期的外交的認識,會對人們理解中國外交的曆史有所補益。
是為序。
葉自成
2007年3月5日
正如作者承認的,本書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並沒有嚴格區分外交鬥爭和政治、軍事鬥爭,對三國外交戰略和戰術的分析概括也略顯簡單。另外,還需要提醒讀者的是,雖然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治實體各有各的地盤、軍隊和居民,互不隸屬又相互承認,它們之間的交往具有典型的外交的特征,但它們都是秦漢統一中國的曆史前提之下出現的,又都以實現中國的統一為最終的戰略目標,而且後來三國又在不久之後重新成為一個統一國家。這又與一般國家的外交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本書不失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外交史作品。
中國的外交有幾千年的曆史,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傳統,有不少知識和傳統一直影響到當代中國的外交。相信張程的這本《外交力:三國的深層邏輯》會豐富對這一曆史時期的外交的認識,會對人們理解中國外交的曆史有所補益。
是為序。
葉自成
2007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