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敢於跟皇帝硬碰硬。楊素的父親楊敷為國盡忠,死於戰亂,然而沒有得到朝廷的表彰,楊素上表申理,皇帝不許。楊素不甘心,接二連三上表,皇帝大怒,命左右斬之。楊素卻不為所動,大聲說道:“臣侍奉無道天子,死就死吧!”
一句話讓皇帝為之折服,由此贈楊素的父親楊敷為大將軍,諡號忠壯。後來拜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禮遇越來越重。皇帝為了激勵楊素,顧謂楊素曰:“善自勉之,勿憂不富貴。”楊素應聲答曰:“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
楊素,就是這樣一個人!
不過即便楊素如此有才,他的仕途也不平坦,隋文帝開皇四年,已經官至禦史大夫的楊素栽了個小跟頭。
讓他栽跟頭的是他的妻子鄭氏,這是一個悍婦!
夫妻倆吵架拌嘴,楊素隨口說了一句:“我要是當皇帝,你這樣的肯定當不上皇後!”
楊素說完也就忘了,鄭氏卻沒有忘,她把這句話的後半句給去掉了,隻留下前半句,這前半句報告給了皇帝楊堅。
楊素說,我要是當皇帝!
就這樣,禦史大夫楊素栽了跟頭,被免去了官職。
不過,免官也隻是皇帝一時生氣,等楊堅明白過來,嘿嘿一笑也就過去了,厲害的妻子不能惹!這一點楊堅與楊素有同感,獨孤皇後與鄭氏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隨後,楊素被楊堅重新啟用,迅速投入討伐陳國的準備工作之中。
楊素負責的是水師,同時負責造船。在楊素的指揮下,隋軍迅速造出超級戰船,最大的船叫五牙,船共5層,高百餘尺,可以容納士兵800人;次一等的叫黃龍,可以容納一百餘人,餘下的是各種小船,與大船配套使用。
開皇九年,平陳戰役打響,楊素率領他的戰船挺進三峽,從上遊開始攻打陳國,一路勢如破竹,最後從上遊順流直下到達漢口,楊素水師功勳不小。
戰後論功,隋文帝楊堅封楊素為郢國公,采邑三千戶。
然而即便如此,楊素還是不高興,他居然嫌郢國公的封號不好。
他上書給皇帝楊堅說,裏名勝母,曾子不入。逆人王誼,前封於郢,臣不願與之同。
楊素的意思是說,有一個裏(古代以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裏)的名字叫勝母,曾子認為名字不好,他就沒有進去。之前那個叛逆的王誼曾經受封於郢,我不願意跟他一樣,您還是給我換個封號吧!
後來,楊堅考慮了一下,那就封越國公吧,這便是楊素“越國公”封號的由來!
事實證明,楊素的越國公確實不白給,在開皇十八年,仁壽初年,他又立下兩次赫赫戰功。
開皇十八年,突厥犯邊,楊素率軍迎戰。按照以前的作戰慣例,隋朝騎兵遇到突厥騎兵隻有躲閃的份,一般都是用鹿角和戰車將四周圍起來,騎兵躲在裏麵。
楊素一看,撂下了一句話:此乃自固之道,非取勝之方也!
隨即命令撤去鹿角,所有騎兵列陣!
突厥達頭可汗聽說隋軍騎兵撤去了鹿角,大喊一聲,謝天謝地,隨即帶領十萬騎兵向楊素的騎兵陣撲來!
突厥人以為隋軍騎兵撤去鹿角對本方有利,沒想到恰恰相反。
在楊素的指揮下,隋軍騎兵奮起反擊,居然大破十萬突厥騎兵,連那位“謝天謝地”的可汗也遭受重創,恨恨離去。
此戰楊素因功高受賞縑二萬匹,另外還有萬釘寶帶,四個兒子也跟著不勞而獲,加官進爵。
仁壽初年,楊素將自己的膽識發揮到極致。
這一年已經貴為尚書左仆射的楊素又一次跟突厥人遭遇,再次讓突厥人遭受重創。然而楊素沒有見好就收,反而變本加厲,他一直追趕四處逃逸的突厥人。在一個夜晚,楊素發現了突厥人的行蹤,這一次他要放長線釣大魚。
楊素下令本部所有騎兵後退,保持距離,他自己帶領兩名騎兵,另外帶上已經投降的突厥人,與前麵的突厥人一起趕路。一路下來,前麵的突厥人竟然沒有發覺。等突厥人到了目的地,楊素一揮手,後麵一直尾隨的隋軍騎兵掩殺了上來,前麵的突厥人這時才意識到,原來隋軍一直是自己的尾巴。
這次重大打擊之後,瀚海沙漠以南再也沒有突厥人的王庭,他們被楊素打怕了,所以將王庭遷到瀚海沙漠以北,離楊素越遠越好。
既有膽有識,又能文能武,楊素在隋朝想不紅都難。
另外他與獨孤皇後的私交也非常好,有些不方便跟皇帝說的話,可以跟皇後說。
督造仁壽宮時,為了趕工期,楊素督導嚴急,民工中有不少人在重壓下過勞死,禦史們就此彈劾楊素。皇帝楊堅一調查,果有此事,而且仁壽宮造價過高,有奢侈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