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微笑像是定心丸,讓侯小燕漸漸平靜下來。
這幾天,村人的議論漸漸多了。十裏八鄉的娃娃,有不少都拿到了通知書。這些年再不比前幾年,讀大學也不再是頂天的稀罕事了。土裏刨食的莊稼主們,也知道了一本二本。三本和大專。一本好,二本差些。三本和大專孬。有的學校,花點錢就能上。連村頭坐著納涼的老太太都知道北大清華。當然她們也僅僅知道北大和清華。
侯小燕考的是北京的一本,成績是縣裏也數得著的名次。可到底不是北大清華。縣裏的教學水平在那兒擺著,多少年過去,一直沒能出個北大清華的學生,這是校長和所有老師的遺憾。萬秀芬便成了普及大使,到處和人介紹侯小燕的大學。
“不是北大清華,可也不孬。分也高呀,全縣也沒幾個人能去。專業也好,學政治。出來都能進政府,專門培養當官的。咱們這輩子是睜眼瞎著過去了,娃娃們可都了不得,將來在北京安了家,咱這土老帽也能沾個光,過幾天城裏人的日子。”
萬秀芬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皺紋都遊出了歡樂的紋路,眼睛裏閃著熠熠的亮光。村人配合的嘖嘖讚歎,直豎大拇指。“你小燕到底是有腦子,村裏這些個學生,就她一個一本。你算是熬出來了,將來享閨女的福,吃香的喝辣的,也不枉你這麼些年的辛苦!”
萬秀芬神往的笑著,一張笑靨如花的臉上漸漸籠上一層白霜,“可惜我家文才沒福,該享福了,他也走了,命孬呀,你說他這命咋這麼孬……”
說著說著就又掉下眼淚。
萬秀芬的這一套說辭,在這個酷熱的夏天,反反複複地回響在大裕村的各個角落。以至於在這以後的許多年,萬秀芬臉上歡樂的皺紋,驕傲的語氣和遺憾的眼淚在侯小燕心中仍然清晰可見。這個夏天,萬秀芬的歡樂和驕傲,是足以溫暖她一生的榮耀。
在侯小燕打算找份工來湊學費的時候,掙錢的活計主動找上來了。是萬秀芬做工那家服裝廠的老板,要給他的兒子找個家教。
“你說我和他媽,啥都不缺,就是缺文化,連自己孩子也教不了。他媽一聽說你家小燕考的好,就想讓她給雷雷補補課。一天倆小時,五十塊。你覺著咋樣?”
老板難得用這麼和氣的口吻和萬秀芬說話,正在踩縫紉機的她忍不住慌裏慌張地站了起來。這簡直是太好的事了,她每天拚死拚活的縫衣服,到手的錢也不過是三十塊。她當即就應允下來。
侯小燕對這個活計也十分滿意,她不無驕傲地想,自己能用所學的知識掙錢了呀,這隻是個開頭,用知識掙大錢的時候,還在後頭哩。老師說的對,知識就是力量,自己這一暑假,好歹不得鬧個兩三千塊。眼瞅著學費就解決了一半了呀。
母親的微笑像是定心丸,讓侯小燕漸漸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