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的,因為當年老二違背她的意思,自作主張娶了蘇若,這本來就是她心頭的一根刺。
*****
吳桂枝洗完了一家老小的衣服就拎著木桶回了村頭的家中。
吳桂枝家坐落在韓家村村東頭。
房子是整個韓家村最好的,是韓家村僅有的青磚瓦房。
前麵五間,後麵五間。
擱以前,是地主家才能住的房子了。
吳桂枝這家裏一共有三個兒子,老大韓家鬆,老二韓則城,老三韓家林。
不過吳桂枝和她老頭子韓和平都是二婚,家裏兒子不多,卻還有點複雜。
沒有哪兩是同爹同媽的。
老大韓家鬆是韓和平跟他已經去世的前頭老婆生的。
老二韓則城則是吳桂枝跟她前夫韓和淮生的。
韓和淮也是韓家村的人,還是韓和平堂弟,但兩人成親沒幾天韓和淮就當兵參加抗戰去了,吳桂枝後來生下了韓則城,守了沒幾個月,就誤聽到別人說韓和淮戰死了,日子不好過,就把韓則城留給了婆婆帶著,自己改嫁給了同宗的韓和平。
隻有老三韓家林才是吳桂枝和韓和平兩人生下的兒子。
這也是三個人的名字中間那個字不同的原因。
這會兒三個兒子都已經結婚。
前頭村民們口中議論的女知青蘇若就是吳桂枝的二兒媳,老二韓則城的媳婦。
不過韓則城在部隊裏,常年都不在家中。
韓家前後兩排屋,各有五間房。
前頭的五間除了一間堂屋,一邊住著吳桂枝韓和平兩老夫妻,另一邊兩間就是蘇若帶著她生的兒子,四歲的小韓果兩人住著。
後頭五間就分別住著老大和老三兩家,也是一家兩間。
且說回吳桂枝。
她洗完一家老少的衣服時候已經不早,回到家時家裏人上工的上工,上學的上學,瞅著一個人也沒有,空蕩蕩的,隻有豬圈裏的豬嗷嗷叫,估計是餓了。
吳桂枝把衣服放在了院子裏,進了屋子給豬拿稻糠。
她進屋後先瞅了一眼蘇若緊閉的房門,嘴角就重重的沉了下來。
之後舀了稻糠摻了水去喂豬,一邊喂著豬一邊就恨恨的罵道:“養頭豬還能殺了賣肉呢,這真是供了個祖宗,豬餓成這個樣子,毛都不出來張一下。”
越罵心裏越堵,再重重的把喂食桶放到了一邊,又去了外麵晾衣服。
她覺得她不喜歡這個老二媳婦並不是她的偏見。
本來就是老二違背她意思娶回來的,娶回來後不說孝順聽話,那性子簡直還讓人十分討厭。
可不真就像村裏人所說的,娶回來這麼一個,簡直跟娶回來一個祖宗似的。
例如這兩天,往常說是在學校教書也就罷了,但從昨天請了假在家裏,也是一天到晚的躺著,房門都不出的,別說是洗衣做飯,就是出個門收拾個碗筷,掃個地喂個豬都不會。
一點做人媳婦的自覺和眼色都沒有。
不過吳桂枝不高興歸不高興,卻也不能說出來。
因為公社小學那邊其實有給蘇若分了兩間房。
實在的,因為當年老二違背她的意思,自作主張娶了蘇若,這本來就是她心頭的一根刺。
*****
吳桂枝洗完了一家老小的衣服就拎著木桶回了村頭的家中。
吳桂枝家坐落在韓家村村東頭。
房子是整個韓家村最好的,是韓家村僅有的青磚瓦房。
前麵五間,後麵五間。
擱以前,是地主家才能住的房子了。
吳桂枝這家裏一共有三個兒子,老大韓家鬆,老二韓則城,老三韓家林。
不過吳桂枝和她老頭子韓和平都是二婚,家裏兒子不多,卻還有點複雜。
沒有哪兩是同爹同媽的。
老大韓家鬆是韓和平跟他已經去世的前頭老婆生的。
老二韓則城則是吳桂枝跟她前夫韓和淮生的。
韓和淮也是韓家村的人,還是韓和平堂弟,但兩人成親沒幾天韓和淮就當兵參加抗戰去了,吳桂枝後來生下了韓則城,守了沒幾個月,就誤聽到別人說韓和淮戰死了,日子不好過,就把韓則城留給了婆婆帶著,自己改嫁給了同宗的韓和平。
隻有老三韓家林才是吳桂枝和韓和平兩人生下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