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村裏跟縣裏拿糧食換的,前兩年,村裏饑荒最嚴重的時候,村裏能吃的東西都被吃了。後麵兩年村裏的牲畜一直沒有養起來。
這一次也是田梗生想發展村裏的牲畜提出來的,畢竟這一塊在農村是個大頭。
而為了補償村民,村幹部告訴大家可以領牲畜回家養。
不過,村裏規定了每隻牲畜的任務。比如一頭牛,領養的人得負責牛一年的吃食,並要給村裏提供二十背簍的牛糞。同時,成年的牛還得負責產子的事情。而對於豬和養以及雞鴨,隊裏則稱了初始的重量,按照往年的生長,規定了時間和達標的重量。
完成任務的是八個工分,沒有達到規定的數值,則按照比例來減少工分。
關於雞鴨還有個新的好消息,那就是雞蛋上交的數量每隻雞每天隻上交一個雞蛋。多餘的就是自己的。
村民聽到這個消息都沸騰了,雞鴨這些活計根本不用費很多心思打理的,,隻要能攢下雞蛋鴨蛋,第二波孵化出來就是自己的了!
村民心裏沸騰的,暗戳戳地計算要養多少。
隻是聽到後麵說養死了牲畜則要賠償時,大部分人止步觀望。
姚奶奶有魄力,第一個領養了五十隻小雞,一隻豬,一頭牛。
“地主婆,你不怕養死了啊?”陳大丫吃驚又羨慕。
姚奶奶有些生氣陳大丫說破口話,但這人就是這樣沒心沒肺,跟她計較隻會讓自己更氣悶。於是姚奶奶沒有理睬這人。
“喂,地主婆,問你話呀,咋不回呢?你領養這麼多雞,要是起了雞瘟怎麼辦?”陳大丫見姚奶奶不理人,又追問。
旁人卻道,“陳大丫,地主婆會弄藥啊?”
陳大丫恍然大悟,立刻看向姚奶奶,諂媚地說,“地主婆,我也多領點鴨,你給點藥唄?”
姚奶奶被陳大丫的厚臉皮弄得有些氣結,沒好氣地道,“還沒養就想著雞瘟,怕就不要養。”
陳大丫這人,若自己幫她,沒有出事那還好,若出事了,說不定會惹一身腥。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自己還脫不了身。
陳大丫被慫得氣呼呼地看著姚奶奶,良久後才不悅地道,“哼,會認識點草藥了不起啊。”轉頭不再搭訕。
譚宗林拿出筆登記,“五十隻二十天的小雞,小雞平均重量二十克。一個月後看公和母,公雞三個月重量達到三斤 ,母雞則三個月後規定每日上交一個雞蛋。半個月交付一次。小豬一頭,初始重量五十斤,春節時達一百斤屬於完成任務。牛為半歲,農忙時能下地犁田,同時上交二十背簍牛糞為完成任務。”
“譚會計,三個月後就是冬天了,天太冷了,肯定不會產蛋的。”姚明珠連忙道。
“對啊,對啊,譚會計,這不合理啊。如今快十月份,咱們把小雞領回去養大了也就入冬了。”
譚會計看了眼姚明珠,姚家這女娃越來越厲害了,三個月的事情也被她給看到了,心計倒是不小。譚會計想到自己外甥女老是跟姚明珠作對,忍不住皺了皺眉眉頭。
“譚會計,雞生蛋的事情得放寬鬆些時日啊。”
譚會計回過神來,連忙對村民道,“這個問題,我會向上反應,等村裏開會後給出答複。”頓了頓,對姚耀榮道,“你按手印吧,然後去領牲畜。”
“譚會計,雞生蛋的地方得改一改。”姚明珠又道。
“怎麼改?”譚會計有些皺眉和不悅。
“得備注下,雞生蛋的時間這項得再議。”姚明珠並不怕譚會計,直言道。
姚奶奶則欣慰不已,這大半年來,孫女的變化真的很大,不僅獨立了,思想也成熟了很多,為人也小心謹慎起來。想著家裏的秘密是不是要告訴她了?
“若是不改,咱們怎麼敢按手印啊。萬一到時候冬天要咱們拿出雞蛋怎麼辦?”姚明珠又說。
村裏也有人想領雞養,畢竟雞養得好的,一隻雞每日兩個蛋的都有的。那多出不就是自己的?何況三個月生蛋,有些雞兩個多月就可以。雖然擔著一定的風險,但還是值得養一養的。所以懷著這樣的心思,那些想養雞的也立刻在一旁跟幫襯著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