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幾人性格都溫順和善,說不通謝誌蘭,隻好留下她。

十月後,孫雲芳生下了姚明珠。

姚耀榮快而立之年才得到第一個孩子,雖然不是兒子卻也非常高興。姚奶奶就有些失望了,畢竟姚家三代單傳。不過,後來看到粉嘟嘟的孫女兒,姚奶奶心裏的失望也慢慢消失。

謝誌蘭卻是高興的,以為生了女兒,姚耀榮就會想起她來。可後來才發現姚耀榮的眼裏就隻有那對母女。

謝誌蘭琢磨著怎麼爬床時,人民推翻地br主剝br削運動勝利,全國貧苦大眾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外麵的世界已經天翻地了。姚家村改變的時候也到了。

政府執行一夫一妻製,妾歸還本家或者原籍。若沒有原籍就可以在當地落戶。

謝誌蘭無奈地從姚家離開。

姚奶奶咬牙捐出了所有東西。

全國人民歡呼,新的國家成立了,人民的好日來了。

姚家成了農民。

姚耀榮和孫雲芳開始拿起鋤頭幹活。

細嫩的手開始起泡,掉落,成老繭,周而複始,從開始難以忍受到慢慢習慣。

一輩子養尊處優的姚奶奶也踏出了姚家大院,趕著牛羊走在山坡上。

日子雖然辛苦,可沒想到姚耀榮身子倒是慢慢結實起來了,全家非常高興。姚奶奶和孫雲芳都消瘦,黑了,但身體明顯硬朗了許多。姚家也慢慢適應了新的生活。

後來大鍋飯,大家一起吃,一起幹活。沒有階級,人人平等。村子裏洋溢著一股新氣氛,新景象。

謝誌蘭離開姚家後,沒有回謝家,竟然嫁給了改名為陳國強的陳八兩。隨著新氣象飄來,謝誌蘭內心的那份不安分似乎也被激發,整個人變得積極起來,響應國家號召,開始在村裏和公社積極活動。後麵年年被評為優秀社員。更是因此當上了村裏的宣傳委員。

隻是對於姚家,謝誌蘭心理始終有一個疙瘩,怨恨著姚耀榮。以至於後來姚明珠出醜事後,她往死裏整姚明珠。

不過如今想起那些記憶,姚明珠卻覺得,謝誌蘭應該不僅僅是恨父親,也許是知道自己和陳國強的事情。

而陳國強呢,原先是家裏廚房的采買,後來貪汙被姚奶奶打出了姚家。誰知道這人竟然在鎮子上認了幹親,解放後回村子,為人處世會來事,再加上又識字,竟然當上了村支書。

對於這些事情,雖然鬧心,可姚明珠也無他法子,隻能麵對了。想起上輩子自己貪吃陳國強的饅頭發生後來一係列的事情,姚明珠就咬牙切齒。

這輩子想要避開村支書的陳國強是不可能,不過自己可以拒絕他的引誘,堂堂正正地活著。

想到這裏,姚明珠幹活的勁兒就更加強烈了。

姚耀榮和孫雲芳直接上地裏幹活,姚明珠和姚奶奶則回家後背簍去坡上割草。

準備出發時,姚明珠止住了姚奶奶,“奶奶,咱們分工吧。你去找野菜吧,我去割草。”

“不行,你從來沒有離開過我身邊。”姚奶奶不同意。

“奶奶,我都十三歲了。你看村裏的小孩都頂半個大人了。我要自己一個人去割草。”姚明珠假裝不高興地道。自己上輩子就是被家裏的人護得太好了,不懂生活的辛酸苦辣。歉收的兩年,姚家雖然日子也苦,可卻並沒有苦著姚明珠的,畢竟姚家就她一個孩子。隻是去年雪災又歉收,姚家是真的一點糧食都沒有了,姚明珠也吃起了野菜。

這樣的落差姚明珠受不了,所以才在陳國強那個白麵饅頭麵前失去了自我。

“人家是人家,你是你。”姚奶奶不為所動。

“奶奶,我就是單獨去割草而已。上午送了那麼多野菜給人家了,明天咱們就沒有吃的了。再說村裏人一直笑話我是大小姐,離不開大人。”姚明珠石磨硬泡,說的無比委屈。

姚奶奶見孫女委屈的模樣,想起了兒子姚耀榮的話,說她把阿珠看得太緊了,想著孫女確實很大了,那要不試試放手?於是道,“那,那你對麵山下割草,不要進山裏。”

“行的,行的。”姚明珠連連點頭,立刻背著背簍,拿著一個斷節的鐮刀出了門。

姚奶奶看著姚明珠歡快的背影,一陣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