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喜歡的才是最好的,厭學少年滿分進哈佛(2 / 3)

然而,進入“天才兒童班”後,鄧菲斯的課業非常多,他沒有精力在中文上下工夫。由於已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再學習中文時,他又感到很吃力。另外,想著兒時在武漢的遭遇,他的厭學情緒再次產生。

鄧兵料到兒子會對學中文有抵觸情緒,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兒子,無論在何地何時,你都要記住,中文是你的母語,我們不能忘了根本。對於中文,我不要求你取得很高的成績,但一定要熟練地聽說讀寫,這是我對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唯一要求!”鄧菲斯聽後,說出了自己的心事:“爸爸,中文很難學,我怕學不好,也怕影響英語成績。”鄧兵反問道:“中文難學嗎?既然難學,兩三歲時,你怎麼能熟背三十首唐詩?”鄧菲斯低頭無語,鄧兵又問:“小時候學習中文都不難,長大了就難了?你能說說原因嗎?依我看,你就是不喜歡學中文,如果你能像對待英語那樣對待中文的話,我想你肯定能學好的。兒子,中文你必須學,必須像喜歡英文那樣喜歡中文!”

鄧菲斯見父親的話沒有任何商量餘地,便勉強地同意了。不久,他就走進了中文培優學校(希望中文學校)。不過,令鄧兵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因為鄧菲斯把學習中文看成是一種壓力和負擔,所以他的厭學情緒一直沒有得到改善。鄧兵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一邊培養他學習中文的興趣,一邊給他減壓:“兒子,爸爸讓你學習中文,目的就是讓你能夠聽說讀寫,至少能與國內的親人交流,不是為了參加考試啊。”鄧菲斯聽後,這才如釋重負。從此,他轉變態度,努力地學習中文,很快就獲得了理想的成績。

鄧菲斯上五年級時,約翰·霍斯金大學在全國“天才兒童班”中選拔“天才少年”。鄧菲斯不甘落後,他踴躍報名參賽。結果,他再次以優異的成績被選中,並獲了獎。從小學五年級到升入初中,他幾乎每年都參加這樣的比賽,而且每次都能獲獎。

升入初中之後,孫紅覺得有必要讓兒子選擇和確定未來的專業方向,然後進行重點培養。她是學理工的,她希望兒子也選學理工,以便將來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但是鄧兵卻反對:“我們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強加給孩子,他喜歡學什麼就學什麼吧,我們不要幹涉。”隨後,他對兒子說:“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學習過程中的關鍵階段,盡管每個學生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思考,但爸爸希望你有廣泛的學習愛好,學習可以博而不精,但必須要有你自己喜歡的。你最喜歡的那個學科,就要把它學得更好,而這個學科也許就是你的最終選擇。”

鄧菲斯在上小學時,父親就對他說過這番話,現在重新提起,他就更加懂得父親的意思:廣泛的愛好就是博學,然後再憑著自己的興趣重點撈魚,那麼撈到的必將是一條大魚。

在所有的學科中,鄧菲斯特別喜歡計算機和數學,所以他對這兩門學科格外用功,父親也經常鼓勵他。在他看來,這也許就是他的最終選擇。

在美國,初中以上的學生每年都可以參加3次SAT考試,即美國高考。此舉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讓學生了解未來的高考題型和模式,但這並不作為大學入學考試成績。鄧菲斯也想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便在初一那年參加了計算機的考試,結果他得了1500分的高分(滿分為1600分),獲得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為他提供的獎學金。鄧菲斯很受鼓舞,第二年他又參加了數學考試,結果得了滿分,獲得了喬治·梅森大學提供的獎學金。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這一切簡直稱得上是奇跡。

接二連三的驚喜,給鄧菲斯帶來了巨大的信心。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全美綜合排名第一的湯姆斯·傑弗遜科技高中學校。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全家人興奮不已。鄧菲斯卻深有感觸地對鄧兵說:“爸爸,如果不是你引導我對學習產生廣泛興趣的話,我就不會考上這所學校了。雖然我有最喜歡的學科,但其他學科的成績也不差呀。放心,我會繼續保持這樣的學習態度。今年,我考上了美國最好的高中,四年之後我要考上美國最好的大學!”兒子的話令人振奮,鄧兵和妻子都由衷地笑了,他們仿佛看到兒子在一點一點地接近最終目標。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武漢男孩輕鬆獲滿分進哈佛鄧菲斯進入高中之後,鄧兵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在美國,學生能否上好的大學,不僅僅取決於高考分數,更重要的是看其綜合素質。美國名牌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除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老師的推薦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參加課外活動的能力。學生如果沒有在領導能力、社會活動等方麵留下完美記錄,就很難進入頂尖大學。

然而現實情況是,鄧菲斯在上高中之前,一直在努力地學習各門課程。雖然他愛好遊泳和拉小提琴,但其他課外活動則相對較少。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肯定不會受到美國名校青睞。鄧兵便把自己的想法和擔憂告訴了兒子。鄧菲斯問:“爸爸,您覺得我該做些什麼呢?”鄧兵思考了一下說:“隻要是學校允許的事情,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鄧菲斯聽後調皮地說:“您給的目標太不明確了,能不能為我指一條明路呢?”鄧兵沉思了一會兒說:“明路你自己去找,就像你以前對待學習那樣,廣泛愛好,重點撈魚。也就是說,學校組織和舉行的每一項活動,你都要積極參加,並要做出成績來,還要創造性地組織開展活動。對於你特別喜歡的活動,你不僅要做出突出的成績來,還要能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