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奧野先生還在書裏著重介紹了他收納紙品的各種神奇收集袋喲!

歸納了一下,可收集的紙品種類有這麼多!

看完整本書以後,作為手帳“老司機”的怪某人也得到了一些很讚的啟發,例如:

1. 在旅途中,準備一個隨時可以從口袋中掏出來的“途中備忘錄”。

2. 旅行歸來後,對即時版手帳與完全版手帳做區別對待。

3. 素材要做好分類,行程中每天準備一個素材收集袋。

4. 有了自製素材收集袋的新思路。

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其實各位手帳玩家還是自己來研究這本書更有收益。這是一本每段文字都值得細細品味的手帳書。

特別喜歡書裏的這句話:“永遠別丟失感受樂趣的能力!”

——阿怪,十年活頁手帳達人,國內首批手帳類圖書作者之一,手帳周邊原創設計師,紙品收集癖,腦袋裏充滿奇思妙想且動手能力超強的水瓶座怪咖,喜歡把平麵的手帳全方位立體化。(新浪微博:阿怪_ 笑姐養成計劃中,淘寶鋪子:阿怪雜雜—手工本冊,微信公眾號:阿怪雜雜手工本冊)

推薦序二:重要的是“以筆記錄”的精神

手帳對我而言本就是發現生活的過程。“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記住的日子”,馬爾克斯的這句話看完我就深深地刻在心裏了,好像找到了尋覓已久的共鳴。

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回頭望去,必能看到自己走來的路。隻是有人隻能看到以前爬過的巨峰或經過的彩虹,其他的被時間抹擦成了空白;有人可能沒有經曆那麼多刻骨銘心的起伏,身後的風景卻是飽滿而完整的。

我希望我是後者,我想記住那些讓我一點點變成現在的自己的事情,我想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故事。

有些人覺得生活是日複一日的重複。他們把自己設置在了一個循環的播放帶中,渴望有一天能找到突破口,跳出固有的生活,可跳出來了才發現,其實隻是進入了另一個播放帶,繼續循環播放。可能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讓我們習慣性地看低自己擁有的東西,仰慕別人的生活;屏蔽身邊的風景,渴望別處的美好。

然而自從開始用手帳之後,我能感覺到我會不由自主地多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可能是初秋漸黃的銀杏葉,是路邊剛出生不久的小奶貓,是餐廳設計精美的名片······手帳不是萬能神器,但它確實給了我更大的動力和探索欲去留意身邊事物。

奧野宣之先生在這本書裏提出,我們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去發現”,這句話跟這本書一樣,純粹又令人感動。

對生活報以持久的熱愛和好奇,是一件多麼簡單又困難的事情!而找到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又是一件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

先生教的不隻是“如何做旅行手帳”,更是“以筆記錄”的精神。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說:“世界之大,遠超過我們的眼界可以容納的範圍,不管人們走得多慢。走得快他們也不會看到更多。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不是速度。”無論我們在哪裏,所有的認知和收獲,都是建立在用心理解和記錄上的。記錄手帳使我們慢下追逐行程的腳步,邊走邊品,邊品邊記。

若能將所有看過的都記住,那已經擁有一座精神寶庫了。

“以足步行,以手記錄 ”,這是奧野宣之先生對旅行手帳最好的總結了。

——Susie 寶,微博旅行手帳達人,“在怦然心動的旅途中做一名虔誠的旅行者,在周而複始的日子裏做一個快樂的生活家”。曾受邀參加“天天向上”,為大家傳播手帳文化。

作者序:手帳,使外出旅行變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