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們都以為要到了規定時間才可以。”婦女戰戰兢兢地說。
陳美姝拿起大廳一個宣傳冊說,“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的通知中提到,公安機關接到兒童失蹤或者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婦女失蹤報案的,都應該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察工作。”
婦女哭哭啼啼地坐了下來,陳美姝給她送了一杯開水,就離開了。
一個平頭男子,濃眉大眼,風風火火,自帶殺氣地闖了進來,他正是刑警隊的隊長——唐烈警官。
“你親戚?”唐烈問。
“沒有,她女兒不見了。”陳美姝說。
“現在的小女孩呀,以後她們也會當媽的。”唐烈的口氣明顯覺得那隻是一個少女離家出走的小案子。
她還有機會當媽媽嗎?陳美姝心裏冒出一個可怕而異樣的念頭。
案情
女中學生——白潔婷失蹤了!
陳美姝和唐烈都沒有想到,一個普通少女的失蹤案會引起這麼大的恐慌。現在整個網絡的頭條、新聞、微信、微博都在找人。大街小巷,廣告欄,電線杆上也貼了那個女孩清秀可人的照片。還有很多學生和誌願者在街頭自願發放傳單。
失蹤者叫白潔婷,高中二年級,家境一般,但是品學兼優。從網絡和報紙上的照片看到是一個美麗活潑,十分可愛,紮著馬尾辮的小女孩。
報紙上說:白潔婷每天都騎自行車從南三環騎一個半小時的自行車,到一環內的一個重點中學讀書。每天早晨五點半出門,七點到校,下午五點半放學,七點前肯定到家。
她中午寄校吃食堂,不是上圖書館,就是呆在教室裏,平常放學都不會去別的地方,,那她到底去了哪裏?
“現在的自媒體太恐怖了。”陳美姝感慨,“那天那個婦女在警察局門口徘徊,就被一個網絡記者盯梢了。”
“你表現得很好。”唐烈指著手機屏幕說,“最美女警察安慰失蹤女兒母親……”
“失蹤案可大可小,”陳美姝說,“也許她下一分鍾就在哪個遊戲廳室找到了。”
“也許她永遠不會被找到。”一旁的同事,高高胖胖,戴著眼鏡,負責技術偵查,綽號“鷹眼”的查秋明說。
“少烏鴉嘴。”唐烈叼著燃燒了一半的煙頭說,“現在還輪不到我們刑警隊出馬。各忙各的!”
警方去了白潔婷的學校——教育一中調查,這校名一聽就是重點中學,難怪那些師生到處找人也那麼有組織力。
本來對失蹤案不會如此重視,但因為這次輿論壓力挺大的,而且剛好警察局有個領導也是一中畢業的,特地發了指示:務必找到女孩!
警方派出大量警力,去了一中做了全麵調查,凡是白潔婷的所有任何老師和同班同學都有過不少於五分鍾的對話。
根據師生們的反饋,沒發現白潔婷有網戀對象,所以不可能是私奔。問了父母,也都說最近生活正常,沒有離家出走的傾向。警方還問了白潔婷的鄰居,也說白潔婷一家是社區的五好家庭,夫妻倆都是普通的工人,為人也很和氣,從沒聽過他們吵架,更不可能誰發生什麼出軌,搞得女兒離家出走之類的。汽車站,火車站,機場也都沒有她的離開記錄。
“我,我們都以為要到了規定時間才可以。”婦女戰戰兢兢地說。
陳美姝拿起大廳一個宣傳冊說,“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的通知中提到,公安機關接到兒童失蹤或者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婦女失蹤報案的,都應該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