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什麼是博弈論?古語有雲,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個行為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布一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製,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論就是研究棋手們“出棋”。

具體來講,“博弈”是指個人或組織麵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就各自選擇的行為或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作出最合理的策略。

智豬博弈的故事,或許可以讓我們對“博弈”這詞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這個故事講的是:

豬圈裏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邊有個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遠離踏板的另一邊的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一頭豬去踩踏板,那麼另一頭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落下的食物。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而當大豬踩動踏板時,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爭搶到另一半殘羹。

那麼,兩頭豬各會采取什麼策略?答案是:小豬將選擇“搭便車”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而大豬則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小豬踩踏板將一無所獲,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對小豬而言,不踩踏板而等在食槽邊是好的選擇。反觀大豬,已知小豬是不會去踩動踏板的,親自去踩踏板總比不踩強,所以隻好親力親為了。

在這個故事中,小豬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但它理智地審視了自己和大豬之間的局勢,並作出了最佳的選擇,所以在成本最低的情況下得到了最大的收益。無疑,小豬作為弱勢的一方是成功的。

雖然這個故事裏的主角是豬,但所隱喻的卻是我們人類。很多時候,我們就像豬圈裏的那頭小豬,在遊戲規則和生存環境都已經被別人設定的情況下,我們隻有審時度勢,在現實中選擇最優的方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滿足我們的需要。否則,我們會變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