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愛不等於幸福(2 / 2)

不得不說,愛與幸福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就今天的社會狀況來看,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幸福生活,而他們口袋裏的金錢和身邊物質越來越多,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就認為:社會上的人越來越有錢,他們的幸福感卻越來越少,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我們的社會建設者和研究者卻認為,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觀點。雖然社會上還有很多人認為一窮二白的中國是最幸福的,但有相當一部分人發現,那時的人雖然精神麵貌爽朗,但受物質貧乏牽製的作用非常大,幸福缺乏起碼的穩定性。最年,中國政府提出“幸福社會”的概念,是建立的科學判斷的基礎之上的。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獲得幸福生活。它並不是以往人們認為的那樣:“缺錢多愛”的就是幸福的,而是覺得自己衣食無憂了,提高一下生活質量是完全必要的,具有極強的穩定性。

就今天的社會來說,“愛”往往隻是通向幸福生活的一種方式,絕對不能完全等同。就年輕人來說,談戀愛是非常美好的事。兩人若能真心相愛,那他們心靈和精神上的滿足感是極大的。但這時並不能說他們就獲得了真正的幸福。因為愛情不具有穩定性,一對情侶整天形影不離,雙宿雙飛,這往往是他們擁有了心靈滿足感,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見異思遷。在這種情況下,情侶關係是最美好的,但也是最不穩定的。兩人隻有經過長時間的情感考驗,闖過風風雨雨,最後決定長相廝守。這時,幸福才會出現,這也是情侶發展到婚姻伴侶的最終結果。兩人確定關係之後,會驚奇地發現,維係兩人婚姻伴侶關係的因素不再是“愛”,而是互相信任、互相依靠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動力。兩人雖然沒有了往日的甜言蜜語,也沒有了互相依靠的愜意感,但他們依然在一起,顯得非常親密,這就是幸福生活的體現。它沒有負擔,沒有互相依賴的責任感,而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愛情慣性。“愛”已成習慣,那它就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成熟的生活。

“愛”需要時間考驗,它被捆綁在“時間”之上,是一個發展、考驗的過程。其結果隻有兩種:要麼成功,要麼失敗。成功的人是幸運的,也能說明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堅貞純潔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用一個不大的房子和一顆熱忱的真心嗬護來之不易的愛情,以獲取生活上的幸福感。因此,我們認為幸福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需要一個房子,一套家具和一顆忠誠的心。

現在我們能明白,“愛”是美好的,但“愛”不是幸福的代表,隻是幸福的一種表現。更重要的是,在“愛”還未走向成熟之前,它不能形成幸福感。“幸福”是一個需要更高層次、更寬泛的因素製約的品質生活。在今天生活中,年輕人追求完美的愛情沒有錯,但其目標需要明顯,那就是一定要獲得後半生的幸福生活。如果是為愛情而愛情,那就無從談起幸福。幸福感的產生需要成熟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豐厚的物質基礎。因此,一個現代化社會的社會成員,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麵包裝自己,讓人的價值最大化,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然後獲得真正的愛情。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幸福生活並不是單一的愛情表現,認識這一點至關重要。“愛”是時間上的概念,而“幸福”更多地被捆綁在空間上,它不但需要精神財富,更需要強大的物質後盾。

“愛”不等於“幸福”,這是新時代人對幸福的認識,它是科學的,也是實踐與研究相結合的結果。年輕人往往隻看到愛情的重要性,認為有愛情就有幸福,這種單純的邏輯關係是不存在的。幸福的概念更寬泛,它是穩定、成熟、健全生活觀和人生觀的體現。所以說,“愛”不等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