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詔(1 / 3)

在轆轆車轍聲中,與巍峨肅穆的九重宮闕漸行漸遠。

*

“楚尚書請留步!楚尚書!”

才探望過母妃的睿王從宮門內一路追出來,知道楚修寧是在裝聾子,眼底流露出一抹忿然。

呦嗬,躲著他?

總歸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他也上了馬車,叱喝:“去吏部!”

馬車剛掉了個頭,一個低沉恭敬的聲音透過簾子傳了進來:“王爺,不知是否順路載下官一程?”

睿王眼皮兒一跳,淡淡從側窗望過去:“原來是中軍都督府的袁經曆。”

兩人客套幾句,高大昂藏的袁少謹躬身入了馬車。

在左側長凳坐下以後,先前的恭敬之色便少了幾分:“王爺為何追著楚尚書?家父讓王爺去聖上麵前舉薦楚簫,是讓您討聖上歡心,不是拿來向楚尚書邀功的。莫說楚尚書不領這份情,便是領了,他依然是太子謀臣,不會對您手下留情。”

睿王對這位首輔二公子的無禮視若無睹,自己手無實權,倚仗著袁首輔才能一直不去封地,賴在京中,自然不會輕易得罪袁家人。

他微笑解釋:“本王知道,本王找楚尚書是為了府中瑣事。”

畢竟是王爺,袁少謹也不敢太過僭越,微微拱手:“王爺清楚就好,《山河萬裏圖》在東宮丟失,聖上與太子之間嫌隙更重,正是王爺表現的大好時機。”

睿王點頭,本想問一問東宮失竊案和袁首輔有沒有幹係,一瞥見袁少謹那張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死人一樣的臉,又咽回肚子裏去。

換了個話題:“本王仍是不懂,你父親為何要本王舉薦楚簫?”

袁首輔和楚尚書一直勢如水火,他實在想不通。

袁少謹冷笑:“連王爺也認為楚簫畫的出來?”

“當然了。否則父王也不會輕易采納我的建議。”睿王說話時,透過側窗,瞟一眼國子監的方向,“你與他自幼同窗,不比本王清楚?楚簫那小子……”

國子監考核年年摘監元、鄉試摘解元,會試摘會元。翩翩佳公子,才華橫溢,詩畫雙絕,早些年的京城,誰人不知道?

與他年紀相仿的京城子弟,哪個不是活在他的陰影裏?

本以為楚簫將成為本朝第一位連中三元者,誰曾料到,會試成績出了沒幾日,他竟猝不及防的感染重疾,錯過了殿試,被楚尚書送回濟寧老家休養去了。

相比眾人對楚簫的扼腕歎息,睿王倒是更惋惜楚簫的孿生妹妹,楚謠。

睿王不曾親眼見過楚小姐,卻時常聽人私下裏吹捧她的美貌,那些天花亂墜的溢美之詞,睿王認為太過誇張。不過以楚簫的長相,楚小姐定然是個美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隻可惜天妒紅顏,幼年時經曆了一場意外,摔斷了腿,右腳有些跛。

身有殘疾,嫁不進高門為正妻,以楚家的家世,也斷不可能下嫁或者做妾。年近雙十,至今尚未出閣,據說與她哥哥同在濟寧休養。

在轆轆車轍聲中,與巍峨肅穆的九重宮闕漸行漸遠。

*

“楚尚書請留步!楚尚書!”

才探望過母妃的睿王從宮門內一路追出來,知道楚修寧是在裝聾子,眼底流露出一抹忿然。

呦嗬,躲著他?

總歸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他也上了馬車,叱喝:“去吏部!”

馬車剛掉了個頭,一個低沉恭敬的聲音透過簾子傳了進來:“王爺,不知是否順路載下官一程?”

睿王眼皮兒一跳,淡淡從側窗望過去:“原來是中軍都督府的袁經曆。”

兩人客套幾句,高大昂藏的袁少謹躬身入了馬車。

在左側長凳坐下以後,先前的恭敬之色便少了幾分:“王爺為何追著楚尚書?家父讓王爺去聖上麵前舉薦楚簫,是讓您討聖上歡心,不是拿來向楚尚書邀功的。莫說楚尚書不領這份情,便是領了,他依然是太子謀臣,不會對您手下留情。”

睿王對這位首輔二公子的無禮視若無睹,自己手無實權,倚仗著袁首輔才能一直不去封地,賴在京中,自然不會輕易得罪袁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