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這些做法都是有原因的,無論如何他也是在為那些士兵所想。
畢竟若是一邊在外征戰沙場,一邊還時時刻刻擔心家裏人會不會受到欺負,這種事後誰都受不了。
如果這時候有人能夠幫他們照顧家人,還是官府照顧的,任何事都是他們家優先的話,那勢必也會解了士兵的後顧之憂。
到那時候,在戰場上他們也會更加的奮勇殺敵。
其實李佑提出這些條件的原因真的是很單純的,李佑對他們好一分,他們便會還十分。
這份大恩大德,真的就是無以為報,隻能盡自己所能對他們更好。
在繼續大力拓展疆土,以不愧於他們的犧牲。
這些天李佑這邊其實都是心驚膽戰的,哪怕誰麵上都不說,但是那些士兵的鍛煉卻絲毫不敢鬆懈。
在戰場上退下來的那些士兵修整了幾天之後,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李佑這些天雖說未曾愁眉苦臉,但是也未曾在笑過。
就這麼膽戰心驚的過了很多天,曲和楓那邊卻一直沒有攻打過來,這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而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奢望太多了。
終於在膽戰心驚的五天之後,室韋派來的士兵前鋪後繼的趕了過來。
他們是分批過來的,很多都是輕裝簡,因為知道他們這邊缺少物資和糧草,所以後麵自然也有人給備著,拉過來了。
這個做法真的是讓李佑他們感激不盡,他還真的就是十分感激自己派出去的這十個人呢。
同時也更加堅信自己並沒有信錯人。
就憑這態度,他怎麼可能信錯人呀。
哪怕日後他們或許會變心,或許會造反,但是看在今天這種事上,他依舊會留給他們一絲寬容。
這事兒真的是多虧了那些人了,不然的話室韋百姓絕對不可能真的會來他們這裏幫他們去打仗的,畢竟他們也是被李佑他們給征服的。
曆來都是強扭的瓜不甜,所以李佑從來沒有想著過強製別人來參軍。
而長安那邊自然也都是自己願意才來的。
那裏麵也有不少的世家子弟,都是自己願意或者是家人同意的。
反正士兵的待遇就擺在那裏了,待遇優厚,軍餉也不菲,所以,來不來都憑別人自願,
李佑的態度反正都已經拿到了這裏,剩下的事情就都看他們的。
室韋的士兵過來之後也並沒有多說些什麼。
那些個老兵自然也都是當起了他們的帶頭人,帶領著他們熟悉這裏的環境。
雖然說都互相不認識,但是哪怕之前為敵現在卻也並沒有發生什麼衝突。
內部衝突這種事也是李佑所不允許的,那若是整日發生衝突,難不成他們這裏成了大理寺卿整天判案?
在這裏發生衝突的話,是什麼後果他們都知道,所以沒人會去冒這個險。
李佑對於自己這個主意也是十分的滿意,畢竟他可清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