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們先不說這個,現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昨日我們回來的時候,我已經和你講了現在宮中的勢力情況了吧,現在朝廷中呢,最是缺乏人才,你對於招賢納士這方麵有何見解呢?”李祐開始進入工作模式了。
武珝想了想,說道:“我之前一直在考慮科舉製度的問題,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如今招賢納士的方法僅僅是靠科舉製度來完成,但是現在的科舉製也有一定的弊端,僅靠一紙書卷就直接竟選定官員,這太過於粗糙了,所以我覺得應該在進士科考試之後,讓前十名的學子進入朝廷大殿中,讓王爺和大臣當麵對考生進行提問,這樣更有利於真正人才的選拔。”
“你是說殿試?”李祐問道,武珝現在的意思不就是殿試嗎?按照史書上所說的,殿試就是武媚在位的時候提出來的啊。
“殿試?王爺可真是有才,殿試二字取得甚妙!”
“哈哈哈哈,都是媚娘的提醒我才脫口而出的,咱麼這個叫默契啊!”
李祐嘿嘿笑著,這殿試本來就是你自己創立的,我現在不過是想借花獻佛了,這就是穿越而來的好處!知識水平比別人高出了不止二萬五千裏啊!
“另外,王爺之前剛剛殲滅了西突厥,如今西突厥和東突厥都已經歸入大溏的版圖,但是讓咱們中原的官員前去管理突厥的話,甚是不妥,且不說咱們中原人不適應突厥的氣候,生長環境因素不同,中原人就很難能夠做到因地製宜,恰到好處地管理好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
“所以你覺得應該如何是好?”李祐故意虛心求教。
即使他知道武珝對於邊疆管理的計劃是開創武舉和南選,但是做人不能太猖狂啊,他得讓武珝有表現的機會,讓她自己說出這些事情,讓她的好勝心得到滿足。
“建立武藝比拚製度,這個製度可以名為武舉,突厥民眾最是崇拜武力,讓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文官去管理突厥,肯定會受到當地民眾的重重阻礙,所以我們利用武舉來選拔才人,有了一套正規的武藝官體製度,讓武官可以有名正言順的官銜去管理突厥,同時也可以為軍隊選拔真正的能人。”
“媚娘你好棒啊!太棒了!”李祐一副愛才的激動樣,故意裝作控製不住自己澎湃的內心,上前親了一口武珝。
“王爺!您這個幹什麼?”
“不好意思啊!我太激動了!我已經被你的宏大的見解給吸引了,身邊能夠有你這樣的才子,簡直是我的福氣啊!”
李祐這誇張的讚語一出,武珝原本毫不表情的臉終於有所動容了。
武珝這樣人,別人對她外貌的讚賞並不能引起她的半分注意。
她需要的是別人對她才華的認可,她深知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道理,何況她是一介女子,要讓被人認可她政治上的才能,實在是太難了,所以李祐毫不掩飾的賞識,讓她很受用,很開心。
經過李祐的肯定之後,武珝對於李祐有些不得當的舉動,也不怎麼在意了。
畢竟遇到一個英雄所見略同的人,怎麼能讓她不產生好感?
“王爺,另外,剛才關於科舉製度的事情,我還沒說完,科舉選拔過於單一,所以我認為理應讓推出一套人才自薦和他薦的規則,讓那些離長安城甚遠,沒辦法參加科舉的人也有入朝為官的機會。”
“可以通過才子的自薦和他薦,最後再進行殿試,選出最全麵的人才,這同時也是為南邊邊疆管理的一個好辦法,因為南邊的才人要來到長安參加科舉,是要花費上許多時間的,我們可以在南方大舉推廣自薦和他薦,稱之為南選。”
“如此甚好!等過幾日上朝我就將此事談論於朝廷之中!”
“多謝王爺厚愛。”一想到自己所獻的計策能夠在朝廷之上得到重用,武珝便神采奕奕,這都多虧了李祐啊!
因為李祐,自己的才不至於懷才不遇,被埋沒於荊州。